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
孙武文化园初显真容 苏…
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
2011年度首场“新疆哲学…
西北大学研讨“鬲与鬲文…
国学大师刘梦溪:纸面文…
正确认识“非遗”的文化…
李靓:谈书写规范的文化…
宋词鸟意象中相思爱慕的…
中国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热门    
 
文化力量的最好见证

时间:2011-10-13 11:23:25  来源:不详
人民日报:文化力量的最好见证

——参观四川地震灾区的文化感悟

蒋建国

前不久,因工作需要,我们十多位同志到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

我们一行起早贪黑、迎风冒雨,从广元经绵阳、过德阳、走阿坝、到成都[注: 成都市-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通过实地察看、听人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从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在各地的“三基地一窗口”参观,从中获得理性认识。尽管那地震瞬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党和政府组织抗震救灾的号角声、灾区人民顽强自救互救的呐喊声、四面八方支援恢复重建的铁锤声已渐渐远去,但此时此刻仿佛又如雷鸣般响起在我们的耳旁。大家的心情时而很沉重,时而很亢奋,常常由于感动和激动而泪流满面。

在整个参观学习中,我们下车看现场,上车谈感受,看一路、谈一路,大家越谈越多、越谈越深。感受之多,不知从何处说起;感受之深,难以用语言表达。最让大家刻骨铭心的是:特大地震崩天裂地,灾害损失悲天恸地,抗震救灾战天斗地,恢复重建改天换地,人民精神感天动地,灾区变化翻天覆地。今天的四川地震灾区,从青川、北川到汶川县,从映秀、水磨到都江堰,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农民变居民;家家有新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目光所及,民居最漂亮,学校最坚固,医院最现代,人们的笑脸最灿烂。这使我们想起宋人邵伯温[注: 人物简介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生于宋神宗嘉佑二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年七十八岁。元佑中,(公元一0九0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咏四川的诗句:“山围翠合水连云,万室楼台照眼明;胜地风淳真乐国,四川惟说好充城。”大家认为,四川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和恢复重建的辉煌成就,用生动实践和铁的事实证明了以下几点:

一、用生动实践和铁的事实证明了千好万好不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领导核心;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政治优势;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没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物质基础;没有伟大祖国这个大家庭,就没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坚强后盾;没有人民军队的冲锋在前、敢于牺牲,就没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急难险重任务的顺利完成;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戮力同心、大力支持,就没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强大力量。灾区人民深深感到,共产党最贴心、社会主义制度最优越、改革开放道路最正确、伟大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子弟兵最可爱、全国各族人民最可敬。

二、用生动实践和铁的事实证明了我们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山崩地裂的关键时刻,是党中央处变不惊、指挥若定,组织开展了举世罕见的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是省委制定了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的系列举措,带领全省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是灾区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了灾区人民的主心骨;是灾区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