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安阳师院:中原文化研究…
文化部:中国动漫产业发…
学者谈宗教与文化战略:…
献计献策:中国书画应再…
献计献策:中国陶瓷如何…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论
梁启超:中国能越级进入…
梁启超:中国能越级进入…
人民日报社论:中华民族…
陈平原:中文百年,我们…
最新热门    
 
王锟:中国哲学的“路径预设”

时间:2012-1-10 10:19:40  来源:不详
当为”,一物在宇宙有机体的“实然”,就是其“应然”。也就是说,中国的宇宙观主张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相反,西方的宇宙观,历来不主张价值内在于自然,主张事实与价值之二分。

 

关联感通之致思方法

 

    与“万物一体论”宇宙观相适应,中国哲学主张“关联式思维”。在“关联式思维”中,概念与概念之间不是相互隶属服从,而是在一个“有机体”中平等并置的。“关联式思维”以诸多事物间的相互配合而形成的统一性来把握事物,它重视具体细节在差异和对比中所产生的和谐效应。相反,西方哲学的主流是因果思维,其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隶属服从,从前一概念到后一概念,有必然的演绎推理。以因果思维模式认识事物,或者只分析空间上相邻、时间上相续的a、b两事物之间的机械因果作用,或者以普遍必然的、合逻辑的模式来解释具体的事物。

 

    基于“关联式思维”,中国哲学从直接体验和感受来认识事物。先秦儒道思想认为心之功能,就在于“感通”,即通过“感”使个体小己与宇宙大我“通”。相反,西方哲学通过抽象思辨和逻辑推理而获得一种超越的、普遍必然的原则,并以此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寻求一种“逻辑的或理性的和谐”。西方的认识论注重理性或“客观性”,存在着理性与感性之对立且偏好理性思辨的倾向。中国思想则重视情感经验。唐君毅指出,西方哲学以理性言心者,多贬低情感轻视经验;而中国哲学言“理”,多联系着性情经验,故说“性理”、“情理”。而中国思想重视情感经验,与怀特海重feeling相似。

 

成己成人之善治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