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慎终追远并非泥古不化 …
陈四益、黄永厚新书座谈…
新书销售有望获《反垄断…
面对错别字 大家一起造…
单霁翔:面对故宫心怀敬…
冯骥才:艺术家应面对时…
作家张一一将赴灌河口拜…
书界动态:逛书店仍是获…
著名诗人柯岩去世 老伴…
上海交大社两种新书纪念…
最新热门    
 
新书面对面:张千帆教授谈儒家道德哲学中的“尊严”

时间:2012-5-28 12:12:59  来源:不详
哲学。

 

    在新书《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中,张千帆指出,作为一种义务导向的伦理,儒学尽管有自己的问题,但不失为对自由主义倾向的纠偏,儒学对解决今天的社会问题依然有诸多的真知灼见。

 

    读书报:您认为儒、道、墨等中国思想传统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尊严思想,能否简单概括一下这几家思想的区别和联系?

 

    张千帆:在这三个门派中,我把儒家作为人格尊严思想的主体,因为儒家君子是最丰富也是最富于现代启示的人格形象。道家和墨家[注: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学说则是从各自的角度对传统儒家人格的一种纠偏和补充。儒家尊严学说的起点在于人性善,也就是人生来有“良知良能”;君子的一生就是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良知良能发展成实际品性、行为、成就的过程。

 

    虽然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甚至在这个意义上是平等的,但是现实中儒家认定人或为“君子”、或为“小人”,在成年后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作为一种平民学说,墨家从平等的角度纠正了儒家的等级秩序观。墨家功利主义不仅有助于纠偏儒家礼制的繁文缛节,而且也承载着中国民主社会的希望。可惜这种积极进取的学说自公元七世纪就销声匿迹了,直到很晚才被重新发现。

 

    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