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慎终追远并非泥古不化 …
陈四益、黄永厚新书座谈…
新书销售有望获《反垄断…
面对错别字 大家一起造…
单霁翔:面对故宫心怀敬…
冯骥才:艺术家应面对时…
作家张一一将赴灌河口拜…
书界动态:逛书店仍是获…
著名诗人柯岩去世 老伴…
上海交大社两种新书纪念…
最新热门    
 
新书面对面:张千帆教授谈儒家道德哲学中的“尊严”

时间:2012-5-28 12:12:59  来源:不详
,其使者为先知穆罕默德。]中也有相当丰富的尊严思想,只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使之带上不同内涵。我认为,尊严概念能为沟通中西方文化提供一个桥梁,关于人格尊严的哲学对话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种适合人类全体的道德信[注: 王实甫-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但是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史记载却很少。王实甫是大都(今北京)人。后人推测他的生卒年大约是1260-1336年,]仰。我也相信,在这场世界哲学对话中,儒家等中国传统思想学派能对全球伦理的构建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同时,在世界范围的比较和借鉴过程中,中国也要采取一种自信、开放的心态,积极吸取其它文明的精华。

 

    读书报:您的论著以中西融合为特色,比如您借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法治思想进行了较有说服力的批判,能否谈谈如何援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开展国学研究?

 

    张千帆:和西方不同,中国传统信仰带有强烈的世俗倾向。儒家(尤其是荀子)道德学说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成分,往往用社会后果论证特定伦理体系(如礼制)的必要性,只不过这种论证在今天看来比较原始和粗浅,并往往流于教条程式(譬如经常用日月、天地一些并不成立的类比来论证道德命题)。既然理性的道德伦理体系并非简单的教条信仰,而是带有服务于人类幸福的终极目的,它们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必须受到社会科学的严格检验。在历史上,儒家伦理对于凝聚中国社会、延续华夏[注: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华夏”意为“荣耀的中国人”。先是族名,汉族的古称;后为古代中国的自名、国名。]文明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伦理核心已经受到历史检验和肯定,但这显然不是说每一条道德戒律对于当今社会都有积极功效。虽然五四运动对儒家传统的激烈抨击矫枉过正、有失公允,但是它表明一个长期不受检验的伦理体系很容易蜕变成僵化教条。今天要复兴儒学,首先要确立儒家学说[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汉武帝当政之前,只是各种学说中的一种,而且不为官方所看重。笔者不是胡说,请看史书所记:[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中真正永恒的道德核心,再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发展出一套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道德及政治原则和规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