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如何让诗歌走入公众生活…
如何让诗歌走入公众生活…
如何让诗歌走入公众生活…
传媒无往不至的时代 文…
传媒无往不至的时代 文…
传媒无往不至的时代 文…
如何让孩子亲近阅读——…
看语言如何记录生活——…
学而优则仕 官员如何能…
宋新潮:博物馆如何把故…
最新热门    
 
如何让诗歌走入公众生活?(1)

时间:2012-6-3 1:58:28  来源:不详
“其实我觉得,如果我们拿开歌的部分,只看诗的话,诗应该是一种非人间之物,是具有神性的。而歌不过是一种装饰,所谓诗意的表达,也很重要,但我个人更看重诗的部分,这是诗歌的灵魂”,诗人王松对诗歌有自己决绝的理解。

与古诗词不同的是,现代[注: 时间名词欧美所指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936年(1936 AD) - 公元后1968年(1968 AD)[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今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特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今这个时期;有时也指]诗歌如今早已出现了“诗与歌分离”的情况,“如果说旧体诗歌还可以靠韵律平仄朗朗上口吟诵的话,那么现代诗可能就不适合,因为‘歌’的修饰正在弱化,诗的部分更加凸显,一看便知真诗伪诗,当然,现代诗讲求的是隐伏的节奏与张力”。

在王松看来,诗歌一个最大的品格特点不是向前,是转身向后,就是挖掘回忆的荒地:“诗歌应该是一个人岁月的缩影,如果能把个人体验纳入集体经验中,然后代入到整个时代的音箱里,就会有一种被放大的效应,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动与共鸣。”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年诗人北岛曾在政治抒情诗《回答》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如今读来依然让人感慨万千,但是对于北岛那一代人来说,这两句诗中还有着别样的意味:“如果把这几句话跟当时的时代联系一下,可能我们会有另一种感觉,尤其是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过那个时代的人,会产生很多隐喻的感觉。即使这两句话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来读,也会有很多别样的意味在其中。”

事实上,如果我们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诗歌,或许会发现,诗歌始终是一种“小众”的文学体裁,从古至今,诗歌都是文人墨客们用来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对于诗歌有一种“疏离”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