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多年前的奇书《山海经》中,华夏第一王朝的圣王夏启的形象是“珥两青蛇,乘两龙”,而且手持玉环、身佩玉璜。“由于夏代没有留下文字,有关夏启的事迹及其真伪,是历代史家和学界一直争论探讨的话题。不过仰仗科学的考古发现,今人[注: 今人 拼音: 解释: 现代的人;当代的人。-jinren]终于能够亲眼目睹夏启时代甚至更早时代的龙形玉璜与蛇形耳饰了,这是孔子和司马迁[注: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先生说,“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经验表明,借助于物质文化可以对毫无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展开研究,乃至重新构拟出失落的文化。有了考古学复原出来的玉文化的历史线索,考察夏代史的新思路就可以明确”。
叶舒宪所说的“蛇形耳饰”,即红山文化最新考古发现的玉耳坠。至2012年3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三年的考古发掘,在凌源市田家沟发现红山文化晚期墓葬42座,出土了红山文化玉器19件及彩陶、石斧等大量文物,其中首次出土了一枚位于墓主人右耳部的蛇形玉耳坠。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有关佩戴蛇形耳饰,即“珥蛇”的记载,共有9处,涉及5神2人共7位,珥蛇之颜色主要是青、黄两色,如《大荒北经》中描述的夸父就是:“珥两黄蛇,把两黄蛇。”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