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沟通与创造:中西哲学…
关于文学核心价值观的审…
关于文学核心价值观的审…
马原对话余华: 临死时…
尼山声音:文明对话消除…
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
《天安门》首场试演 太…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七…
大学出版社如何成功——…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六…
最新热门    
 
对话刘震云:许多作家假装是“知识分子”

时间:2012-8-6 20:20:39  来源:不详
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

接受采访时,刘震云坦承:“我确实是中国最‘绕’的作家。”他分析他的“绕”是受国人思维影响的——特别容易把一件事说成另外一件事。接着又说成第三件事。“你要说清一件事,必须说清八件事;每件事里又有八个道理,要说清这件事就要说清八八六十四个道理,说话就变得特别费劲。不把六十四个管道打通,这个事情说不清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所有人的思考习惯特别容易大而化之,说“这事说不清楚”。而从别人说不清楚的地方开始,把事说清楚,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当刘震云想把事情说清楚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绕!”

“在生活中,我喜欢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不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这是我们村的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复杂的事变简单。能否明白一个非常简单和不绕的道理,就看你能否做到听不同的意见,我能做到,我的生活就变得更加的愉快。什么叫愉快?就是两个字:明白。要把一件事搞明白。对一件事糊涂的时候,我们是郁闷的;把一件事想明白的时候,我们突然豁然开朗,我们是愉快的。所以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话就是说过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的不是‘朝闻道,朝死可矣’——你让我明明白白活一天,我就非常愉快。”

好书一定是畅销的书

对于如何界定一本好书,刘震云不同意关于“好书是给少数人读的”说法,他认为好的书一定是畅销的书。《我不是潘金莲》首印50万册,着迷于与书中人物对话的刘震云说:“如果你的书只有5个人读,和有50万人读,当然是非常不一样的。在50万的这个数字里边,肯定能够找到更多在人群中想听这句话的人。通过‘编瞎话’能够让人知道这个‘瞎话’背后可能比真话更接近真实,以这样的途径跟大家交流。如果一辈子能有那么十来次,甚至二十来次,我觉得我生活得挺好。”

谈到畅销书与茅盾文学奖关系方面的话题、关于作品与获奖本身之间是否有关联的问题,刘表[注: 刘表(142-208年),东汉末军阀。少知名﹐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示,这不一定有关系。他说,“之前的作品《一地鸡毛》、《手机》都改编成了影视剧,受很多朋友的喜欢,但是没有获奖。现在再看像《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1942》,还能有温暖的感觉。温暖是我创作时候的年龄感,当时我才20多岁,我的情感流露是那么的质朴。转眼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有50岁了,但有时候做梦做的还是20多岁的梦,那时候我的外祖母还在,我经常梦起我外祖母,跟她一块过中秋节。就在我们的村子里,就在我们家的院子里,枣树上面,月亮那么大,那么明亮,我突然觉得我特别的幸福。”

对话刘震云:好的作家应是倾听者

广州[注: 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日报: 您写《我不是潘金莲》的缘由,创作初衷、创作背景是什么?

刘震云:过去我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的。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是不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