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者新解苏轼词:他要以…
学者称学术研究应注重涵…
宝鸡西周墓出土神秘液体…
美国学者谈“不激进也不…
南京欲重建明故宫遗址 …
学者吁校准文学创作的价…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
国人何时变得这么暴力 …
国人何时变得这么暴力 …
国人何时变得这么暴力 …
最新热门    
 
学者新解苏轼词:他要以科学民主克服人性弱点(1)

时间:2012-8-15 12:06:40  来源:不详
几时有》原来还是一首充满人文精神与辩证思想的哲理词。苏轼的这种思维模式在《题西林壁》中也有表现,它采用了长、宽、高和距离四个空间维度剖析(严格说,远近是透视距离,不能算一个空间维度)。该诗的深层用意是劝人不要陷入寺院式的坐井观天(一维)与虚空冥想(无维),必须走出去全面探知事物的真面目。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维度越多,越接近于事实与真理。

其二,写自己与兄弟苏辙分别前后的君王变化。此前,很多人认为,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的矛盾思想,一方面希冀重返汴京,一方面消极避世,在进退之间徘徊纠结。其实不然,苏轼对君王的评价丝毫不带主观性,也不认为自己的迁贬与宠辱有关,相反,他以为七年前与兄弟在汴京聚会狂欢时,皇帝并不是很开明,如月在云中;朝廷也并不是很温暖,如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因此,苏轼才毅然作出了一退再退的决定,请求外放地方为官(从“我欲乘风归去”又可推,他最初是在天宫即朝廷为官)。当他离开汴京,通判杭州,再调知山东密州后,果然就感受到了皇帝与朝廷的光亮,顿然苦中生乐。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反向选择?同一个皇帝宋神宗[注: 宋神宗,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又缘何忽明忽暗呢?一是宋神宗批准了他离京外放的请求,知臣爱臣;更重要的是苏轼乃大儒士、保守派,秉持“尊主泽民”的儒家理念,他认为皇帝本身并不存在明暗问题,是主政的王安石[注: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等改革派浮云蔽月了,将朝廷搅合成阴冷的寒宫了。作者退避既便可让皇上少受干扰,看清改革派的本性。随着改革派逐步被压制、罢黜,朝廷恢复宁静,皇帝也就像月亮似地重现光明了。

当然,皇帝也不是天生的完人,他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场运动就让他经受磨练,日臻完美了,就像是中秋下半夜的圆月。这里,月亮的阴晴变化是权臣制造,圆缺则是皇帝本身的问题。

既然苏东坡的外放是出于自愿,之后又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他就不应有什么政治上的失落。他辗转反侧只是因为自从离开帝都,就不曾与贤弟苏辙谋面共叙手足情了(此时苏辙任河南推官)。但这也难不倒苏东坡,他立即想出了解决忠孝矛盾的方案——兄弟俩长久共婵娟,千里共婵娟。只要有婵娟就好,只要有明君就好,其它代价都无足挂齿!实际上苏轼收获了四全齐美,个人的境界提升了,兄弟的情谊加深了,朝廷的争吵平静了,君王的眼睛明亮了。如此地狱,我不下谁下?(该词分出三界,朝廷为天宫,京城为人间,外地为地狱。)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保守派和改革派存在这样的差别:保守派往往忠君,认为旁人不必对君王和社会制度指手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