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明星融入公众需注重…
评:认为字母词的进入会…
评:教师节还有比送礼更…
校花评选“测乳间距” …
评:测乳间距的校花评选…
学者带学生跪拜孔子遭批…
评:鉴宝节目要娱乐,也…
评:“王刚砸赝品”砸出…
裴高才:莫将“陈宧”当…
襄阳建“射雕情侣”雕像…
最新热门    
 
评:莫让古村落成为失去灵魂的标本

时间:2012-9-20 13:16:34  来源:不详
古村落作为农耕文明中[注: 明中 简介 [清]僧。初名演中,字大恒,号啸崖,浙江桐乡人,俗姓施。幼薤发于嘉兴楞严寺,晚主杭州圣因寺、净慈寺。乾隆南巡赐紫衣三次。]最基本的社区单位,是以百姓共同生产、生活为基础所建立起的功能复合的文化空间,其中蕴含着中国古老文化的记忆。在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1000多个项目和众多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发展在村落里,少数民族[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的非遗项目更是大多存在于村落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工作的开展,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村落要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冲击,村落的原始性及其附属的文化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室多年来对古村落的普查和记录,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包括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左右,截至2012年6月,这个数目已经不足3000个。因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大声疾呼:“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如果再不引起关注,将会出现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景象。”
  目前,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多注重外观、景点、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外形也有内核,有精神也有载体,每一个古村落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切割。如果只注重保护物质部分,忽略精神部分,那所保护的也只能算是一个失去灵魂和生命的标本,因而要充分认清古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
  古村落完整地、系统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化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冯骥才所说,“每个村落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库,储藏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保护古村落,更是要保护这些无形的个性的多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
  古村落可谓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而且是一项依然在传承之中的活态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注: 刘锡的简介 [清]字梦龄,号韵湖,天津诸生。工行、草书,善画梅。著写梅阁诗存。《清画家诗史》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 画家 书法家-liuxi]诚曾这样形容: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但是,在做古村落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这里慢慢消逝。以语言类民俗为例,在多数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的古村落中,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当地流传着的诸多凝结着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结晶的口头文化,并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村寨中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远离故土,他们的文化兴趣逐渐被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