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明星融入公众需注重…
评:认为字母词的进入会…
评:教师节还有比送礼更…
校花评选“测乳间距” …
评:测乳间距的校花评选…
学者带学生跪拜孔子遭批…
评:鉴宝节目要娱乐,也…
评:“王刚砸赝品”砸出…
裴高才:莫将“陈宧”当…
襄阳建“射雕情侣”雕像…
最新热门    
 
评:莫让古村落成为失去灵魂的标本

时间:2012-9-20 13:16:34  来源:不详
流行文化取代。伴随着民间文化传人的相继去世,许多经典文化已陷入无人传承的窘境。不少地方的史诗已不能依靠本民族的年轻人传唱,而是由一批批的旅游开发者唱诵。这种以他者身份演绎的唱诵者,因缺乏必要的文化情感及时间的沉淀,实难接触到文化的本质与内核。因而,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伪文化”与“快餐文化”的形成。由此,冯骥才认为“这些形成于成百上千年的民族文化板块正在松动和瓦解”。
  人在村落中生活,有意无意地创造着具有浓烈个性与时代特点的文化,从而产生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人类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古村落承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具有多样性的村落文化形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今日所做的工作,不仅是针对一枚荷包、一段故事、一位艺人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从长远来看,这将为中华文化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蒲娇)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