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人民政府办事处2010年工…
城防科2010年工作设想(…
扶贫办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中国文化档案:大…
镇综治2010年工作计划(…
税务局2010年工作计划(…
县公路段2009年年终工作…
公路路政管理2010年的工…
公路分局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林业局工作安排(…
最新热门    
 
翻阅2009:文化产业逆势而上 学术造假沸沸扬扬

时间:2009-12-18 11:10:35  来源:人民日报
这个欧盟与北约众多机构聚集的地方,1000多位中国艺术家带着古典和当代文化杰作走来,500多项中国文化活动在这里相继举行。

  中国文化曾经影响世界,这是中国人的历史自豪;如何让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走向世界,多少年来似乎也成了一个情结。从政府间文化交流发展到商业性巡演,从出国为华人表演到进入主流剧院,从寄身别人的品牌到原创剧目占据国际舞台,在经历了艰难摸索的过程之后,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了!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原本是欧洲人自己的文化盛会,如今,在这一节日创办40周年之际,作为唯一受邀国,中国文化成了主要内容。过去一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叫座的往往是老祖宗的那份家当,而今天,当代中国人的创造已经成为耀眼的篇章。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也证明,单方面走出去,靠送票获得观众,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真正的走出去,应该是受邀、商演、卖票、媒体的独立评论。走出去也不能只靠文物和传统剧目,当代人的文化创造更有意义!

  (陈原)

  高考事件论争

  听取“革”声一片

  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这项酝酿已久的高考自主招生政策改革之举,让已临岁尾的教育领域又热闹喧嚣起来。引起争论之余,它为2009年全年的高考改革增添了一抹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色彩,同时,也为201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铺垫了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伏笔。

  回望2009年的高教领域,改革无疑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5省份实行“新课改高考”,使得全国实行“新课改高考”的区域进一步扩大,也使得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终审”环节,对旨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的呼应再次推进。

  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几年来,各高校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考制度的探索未曾停步。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清华、上海交大等5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等制度在今年纷纷出台,追根溯源都是希望给“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做些大胆的探索和补充,给考生多些空间、多些机会。

  如果说,30余年的教育实践表明,高考制度对于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功不可没,那么,今年的教育实践同样表明,打破“一考定终身”,探索多元的人才评价机制也已势在必行。

  2009,改革已成共识。改革中的高等教育,万众瞩目,令人期待。

  (赵婀娜)

  Twitter到微博

  全媒体见证新崛起

  2006年8月正式上线后,微博鼻祖Twitter迅速风靡美国。2009年,Twitter的全球独立访问用户量超过4450万。在国内,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的加入,将微博在国内大张旗鼓地推广开。

  篇幅短小、发布即时便利的微博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媒体革命。哪里有突发事件,只要有微博发布者在,其报道的实时性、现场感,有时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和方兴未艾的互联网。

  当然,互联网在2009年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小觑。云南“躲猫猫”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徐宝宝事件”……互联网用户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使一连串社会事件公之于众,并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得以解决。“第三方调查”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民主力量最充分、最有力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2009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3.3亿,手机用户超过7亿。3G时代的到来,赋予了每一个互联网和手机用户发声的权力和渠道。在西方,记者曾被誉为“无冕之王”。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全民表达时代翩然而至,人人都将成为“无冕之王”。

  而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对一系列事件的深入追踪,以及在事件之后进行的思考和反省,则将媒体功能进一步推向纵深。今天的全媒体矩阵中,任何一个都不可或缺。全媒体声音的壮大和功能的提升,见证着社会民主发展的进程。

  (刘阳)

  众议汉字调整

  文字也需问计于民

  今年8月12日至31日,国家语委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公众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决策问计于民,体现了政治文明、社会进步,二是文字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尽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