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专家定义中国南北分界:…
陕西3位文物专家为昭陵…
专家指出:版年画要生存…
陕西3位文物专家赴美修…
中国民俗专家:民俗应存…
中国专家对霍金“穿越时…
昭陵二骏流失海外 中国…
西安专家赴美修复昭陵二…
专家论网络庸俗之风:此…
电子书愈发红火 专家:…
最新热门    
 
专家解读:四川硐底“天坑”人为还是天造?

时间:2010-5-8 13:41:42  来源:科技日报

  新闻缘起

  自4月27日凌晨起,四川省宜宾市硐底镇红旗村和石垭村陆续发生岩溶塌陷,目前已形成26个大坑,最大直径约60米。其中有几个大坑靠近农房,部分村民房屋出现裂缝,但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目前地层比较稳定,没有发生继续垮塌。据宜宾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大坑的影响面积约0.6平方公里。据了解,硐底镇此次发生塌陷的区域属于岩溶发育充分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塌陷的原因比较复杂,过量抽取地下水、长期干旱、短时间大量降雨等都可能引发塌陷。事发后相关部门对塌陷现场进行查勘,划定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范围。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每个大坑周围划定了危险区,设立了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并安排预警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就及时预警并上报。 (据新华网)

  将新闻进行到底

  5月3日凌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大弯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深不见底。

  硐底镇从4月27日凌晨开始出现地层塌陷,先后形成大大小小20多个坑,这些坑集中分布在该镇红旗村和石垭村。

  红旗村和石垭村大量出现“天坑”一事成了当地的大新闻,其他乡村的村民专门坐着摩托车前来看“稀奇”,但大家议论得最多的是“天坑”的成因。这些天坑是怎么形成的?是天灾还是人祸?还会不会继续塌陷?有没有科学的监测和防御措施?

  ———— 天 坑 ————

  一声巨响 地面出现大坑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硐底镇石垭村“大弯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巨响后是持续十多秒的“哗哗”声,那是地层塌陷后,沙石滑到坑底的声音,每一声都让人发抖、发冷。

  在“大弯头”处出现的一个“天坑”,起初坑口直径有40米左右,由于继续塌陷,直径扩大到了60米左右。当地村民说,这是目前当地出现的20多个“天坑”中最大的一个,这个坑深不见底。现在,“天坑”周围已拉起了警戒线。

  除了石垭村,与之相邻的红旗村的警戒标志也随处可见。在其中一个坑前,红旗村村主任王利明将石头捆在一根100米长的绳上,将石头扔下坑,拴着石头的绳一直向下放去,放了约50米长都还没到底。村民说,“天坑”刚出现时,坑底传出明显的水流声,他们认为地下有阴河。记者从长宁县政府获悉,此次出现的20多个大大小小的“天坑”,就分布在硐底镇石垭、红旗两个村的公路两边和附近的一些山坡上。“天坑”造成的岩溶塌陷,影响到方圆0.6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保证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已初步划定112户、在家的290人,需要避让灾害进行转移。

  ———— 猜 测 ————

  “天坑”缘于喀斯特地貌?

  宜宾市国土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地质工程师王拥军表示,硐底镇属于喀斯特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使得其地质的岩溶非常发育,长期的干旱、地下水的过量抽取等都可能会导致“天坑”出现。王拥军说,2008年四川江安县五阁出现的“天坑”的土地地质结构与硐底镇基本相同,通过调查,江安的“天坑”成因是抽水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据了解,天坑一般都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天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质条件有利,由于水的长期冲蚀,就会形成地下大厅;地下大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专家对硐底镇“天坑”进行了实地查勘,一位专家表示,通过现场的查勘,他们正在就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目前“天坑”的成因正在调查之中。

  “天坑”与附近的煤矿有关?

  一些村民说,距两村不远处有煤矿,采矿要往地层钻探,他们怀疑是有煤矿打通了地下河,造成水压过大,对两村的地下结构造成影响。

  对于村民们相传的“天坑”成因和煤矿有关一说,曾在煤矿当过矿长的村民张小红说,“天坑”所在的山名叫“雷打顶”,以前有个大湾煤矿在这里挖过矿,但已经停产,其井口与“天坑”的直线距离约80米。

  张小红说,因为已经停产,大湾煤矿的矿井井口已经用砖全部封堵,“天坑”出现后,封井口的砖奇怪地被吸进了煤道,而且井口被大风刮得非常干净,像专人专门打扫过一样。

  “我估计那是‘天坑’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