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八卦与识别人的“八征法…
领导的“高度关注”为何…
汶川大地震的另类纪念
国外的“腐败”事件  常…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李承禧的“执行艺术”
我们需要更多的“5小时…
中国高储蓄的“罪过”
“富有”的“穷女人”
一个农民工在北京的“幸…
最新热门    
 
另类的“修炼”———六朝狐精故事与魏晋神仙道教

时间:2009-8-8 16:55:02  来源:不详
bsp; 房中术在我国起源甚早,最初是一种通神疗病的巫术,表现为由巫实施的原始宗教仪式,汉代巫鬼道中盛行此术,即是其遗风。汉代房中术盛行,《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房中八家,早已散佚;不过,1973年前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了早已失传的古医书十种,其中属于房中术专著就有六种,均不见《汉书》著录。在这个时期,房中术被视为一种养生之道。在社会上层,方士以房中合气之术求长生不死;在民间,巫觋则行房中术疗病去疾。随着早期民间道教的出现,方士和巫觋也把房中术带入道教。据史载,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祖孙在民间以行气导引和“玄素之道”(即房中术)治病,深得信众拥戴,从而使房中术在民间广为流行。汉末以来社会动荡,而房中术极盛。当时曹操招致的方士集团中就有不少人精于房中术,“行容成御妇人法” (《博物志》) 。在天师道基础上创建的魏晋神仙道教也极重视房中术,将其视为长生仙方而师徒秘传。神仙道教认为金丹大药是长生根本,行气可加速服药效果,而房中术又配合行气。对于房中术,葛洪特别指出:学长生者,“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所益也” (《抱朴子·微旨》) 。葛洪所著《神仙传》中不少人物都是以“交接之道”为养生延寿之法,终证仙果,如彭祖。
    总之,从东汉五斗米道到魏晋神仙道教中,房中术都被当成修炼法门,尤其在神仙道教中此术更被当成“还精补脑”的方术而受到修习者的重视。魏晋时期房中术门派不少,但主要派别俱提倡“合气”修炼。因此,道教“宝精”这一修炼法门被“移植”于狐精“吸精”之修炼术时,“性因素”也很必然地“移植”其中。
    但是,狐精本质是精怪,它的“修炼”是另类的“修炼”。当包含着古老医学原理,通过对性生活的调节来养生保气、延年益寿的房中修炼之术被“移植”于它,就不可避免地涂上精怪色彩,而以性诱惑、性骚扰的作祟方式面世———这是另类的“修炼”所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在魏晋神仙道教系统中,房中术不管如何强调,也仅仅是修炼法门之一,需要与其他方术配合而行。但是自魏晋以来,民间有一批方士、“伪道士”专以交接之术求仙,神乎其技,欺蒙世人。葛洪就曾对此种现象严辞斥责,称“此皆巫书妖妄过差之言”,“亦奸伪造作,虚妄以欺诳世人”。可见,在神仙道教语境中,专事交接之术并非正道。这种观点折射在民间宗教信仰中,人们将原本就是精怪出身的狐精采用的“修炼”之术,从一开始即派定为颇受责难的“吸精”,就不足为怪了。———也就是说,在人们的观念中,狐精很早就因其“修炼”邪术而被贴上“性”标签了。因此,自魏晋六朝始,狐精作祟故事中就有了明确的“性因素”。比如《搜神后记》卷九:
       吴郡顾旃,猎至一岗,忽闻人语声云:“咄!咄!今年衰。”乃与众寻觅。岗顶有一阱,是古时冢,见一老狐蹲冢中,前有一卷簿书,老狐对书屈指,有所计较。乃放犬咋杀之。取视簿书,悉是奸人女名。已经奸者,乃以朱钩头。所疏名有百数,旃女正在簿次。
     此老狐在人间必定扮演的是奸邪之徒,以“性”作为蛊惑人间女子的手段。该书同卷记载习凿齿曾于雪天射杀“一黄物”,原来是一只“脚上带绛绫香囊”的老雄狐,所系香囊显然是从被它媚惑的女子那里得来的。《搜神记》卷三记迷惑刘世则女积年、终被韩友降伏的老狐,也属此类。雌狐精以色相诱人的故事,当以《搜神记》卷十八所载“阿紫”狐为典型。据说阿紫乃是古时淫妇所化———这显然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化有关,专“作好妇形”诱惑男子,凡被它蛊惑的男子“其形颇象狐矣”,行动说话的能力几乎丧失。自唐宋以来,狐精故事中的“性因素”更是大大地凸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狐精从神仙道教中“移植”过来的“修炼”之术由“吸精”而炼“狐丹”,明代时定型为“采他的阴精阳血,助成修炼之事”———不管如何“与时俱进”,其术仍然彰显着最初的神仙道教植于其中的“性因素”。每当世风日下、淫靡腐朽的生活方式泛滥时,被断定为以色诱人的狐精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承受伤风败俗的骂名———当然,此时的狐精已是代表低贱女子的符号了。至于后来某些文学作品如《烈狐传》(清代陈鼎)、《聊斋志异》等对狐精的美化,那是作者别有怀抱,另有寄托,并非主流文化意识的表现。
    就这样,原本在民俗宗教系统中的狐精被染上了浓厚的社会道德伦理色彩,成为“淫”、“媚”一类文化符号的最佳载体。狐精整体品格的这一定位,最终也累及长期保持着神圣性、身份尊贵的九尾狐,使它在小说家的笔下从符命瑞兽、道教神兽堕落为至淫至媚的妖兽,与至淫至媚的妖妃妲己合而为一,铸就“红颜祸水”的铁案。
    综上所论,在狐精嬗变史上,魏晋神仙道教的“渗入”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仅使六朝志怪中的狐精故事远比其他精怪故事丰富生动,还深刻影响了狐精故事日后的发展趋向。尤其是狐精的“人化”被纳入道教修炼系统之后,狐精对道教修炼之术进行“移植”,因其另类的“修炼”而使狐精贴上此前未有的“性”标签,使得“性因素”逐渐成为唐宋以来狐精故事的基本要素———后世小说家正是从这类狐精故事中提炼出“人狐恋”这一文学母题。“性因素”的凸现,不仅决定了唐宋以来狐精故事的基本模式及狐精的品格,而且最终使狐精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符号,积淀在人们的意识深层。  (收稿日期:2005年3月10日)

注释:1例如《周礼·夏官》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元衣朱裳,执戈扬盾……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方良,即罔两。《国语》释罔两曰:“木石之怪夔罔两。”《周礼》所记即是巫祝驱除魍魉的仪式。
2此意识源于远古狐图腾遗风。《周易·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其“彖”大意曰:虽在险中,但刚柔相济而适中,故终能亨通。故为吉卦。又,《周易·解》“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等卦辞,即是以狐为吉兽之意识的哲理表述。九尾狐更被视为吉祥之物,被作为贡品或祭品,如《周书·王会解》、《竹书纪年》、《山海经·海外东经》“青丘国”郭璞注等皆有记载。关于自然狐及九尾狐的嬗变轨迹,详见拙作《九尾狐的嬗变》,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期。此文仅简略勾勒其迹。
3关于古代自然物变化观念的历史嬗变,自然物(包括狐精)的“精怪化”、“人形化”的社会历史背景,详见拙作《精怪“人形化”的文化解读》,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一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上,狐属犬科,狸属猫科,但古人认为它们是同类,如《淮南子·谬称训》“狐狸非异,同类也”,每每把二者混同而论。故本文所举事例兼采狸精。
5关于自然物(包括自然狐)的“精怪化”、“人形化”与巫鬼道的关系,详见拙作《精怪“人形化”的文化解读》。
6据古史记载,成汤伐桀之后,天下大旱七年,卜者曰:“当以人祷。”成汤便“剪发断爪,以己为牲,祷于桑林之社”,果然天降大雨。这些在今人看来颇为古怪的行径,其实正是接触巫术的一次重要实施。《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因马践麦苗而“割发”以“自刑”,如果以接触巫术的思维原理来诠释曹操此举,就不能简单地说“虚伪”。
7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曰:“(野狐)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