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上博《诗论》“大敛材”…
用《诗论》分析《诗经》…
也说上博《诗论》“怀尔…
由上博《诗论》简论“文…
上博简《诗论》与《诗》…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
论毛、郑《诗》学“正变…
论《诗经》意义生成的文…
从儒家意识形态话语建构…
《诗经·野有死麕》所反…
最新热门    
 
《诗经选》前言

时间:2009-8-8 16:55:10  来源:不详
bsp;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挂着佩刀,上下山原。这就是勤劳的移民领袖公刘的形象。

    于时处处,于是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这就是开始得到安居的大众,欢乐笑语的生活图景。

    《绵》是写周人在古公□父率领下,由豳迁到岐下的又一次移民。诗共九章,从迁岐、授田、筑室直写到对外族的斗争。第三章写岐下土地的肥沃道:

    周原朊朊,堇荼如饴。

连苦菜都长得像糖一样甜,见得水土之美,真是善于形容了。第五、六章写开始建筑的情形道:

   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抹之□□。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鼓弗胜。

敲起大鼓本是为了鼓励劳动,但是百堵之墙同时并起,盛土、倒土、持土、削土的声音把鼓声都压下去了。读了这一段,那场地上众多的劳动者和十分起劲的劳动的场面一下子就像在读者眼前出现。这真是有声有色的文字。

    此外还有《皇矣》、《大明》两篇,记文王、武王的武功。五篇联起来便成为一部周人建国的历史。这都是《大雅》中较早的作品,大约产生于周成王时。这些叙事诗也许是祭祀时颂祖之歌,《生民》篇就有人说是郊祀以后稷配天的乐辞。上述三篇虽是歌颂祖德,歌颂英雄,却反映了人民的创造力量、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劳动热情。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

    西周到夷王、厉王以后,政治腐朽,外患严重。产生了一些士大夫抱怨或讥刺王室的诗,如《板》、《荡》、《抑》、《桑柔》、《瞻印》、《召曼》等篇(厉、幽两代产品),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反映了社会的混乱与人民的怨恨。这些诗也是《大雅》里重要的部分。为了方便,在下章和《小雅》里的同类的诗合并起来谈。

  三

   《小雅》里也有不少责斥现实,反映丧乱的诗。这些诗大致产生于西周末叶与东周初年,多数为幽王时代产品,和上举《大雅·召曼》等篇或为同时,或相衔接。

    西周的盛世并不长,自昭王穆王以下时时感到承嗣为艰。到夷、厉时代,社会危机便充分暴露。厉王是在“民不堪命”的环境中被“国人”所流逐的。宣王号称“中兴”贤王,对外虽然能抵抗异族,对内反而因为剥削过重,加深了危机。幽王以后一蹶不能复振。东迁以后的周室,共主的资格便名存而实亡了。

    《大雅·桑柔》相传是厉王时代的诗,形容那时危急情形道: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于乎有哀,国步斯频(濒)。

这是说当时动乱之中人民死丧离散,仅存的人有如焚烧后的余烬,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大雅·召旻》相传是幽王时代的诗,形容那时不可收拾的局势道: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瘼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这是说在饥馑流亡的同时,四面受敌,边陲尽陷于荒乱。在这样的时代里,便有些诗人为了追究责任尖锐地指责统治者的昏乱、荒淫、腐朽。《大雅·抑》(厉王时诗)道: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汝)虽(唯)湛乐从,弗念厥绍。

这是说当时的执政者,倒行逆施,百事俱废,只知饮酒作乐,全不想继承先人的事业。《小雅·十月之交》道: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桑子内史,蹶维趣马,稿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这里列举幽王的佞臣七人,是当时的权门。“艳妻”指褒姒。他们内外相结,炙手可热。这都是大胆的揭露。

    另外一些诗则指出了社会的不平。《小雅·正月》道:

    仳仳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天是辛豕。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那些猥陋小人都拥有财产,安乐地生活,而一般人都吃不消灾变,处于悲惨的境地。这是贫富之间的苦乐不均。《小雅·北山》道: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懆)惨(懆)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懆)惨(懆)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这是写贵贱之间的劳逸不均。从这样尖锐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贵贱的鸿沟,贵者奢逸享乐,贱者被压在劳役重负之下。这篇诗虽说是发个人的牢骚,实在道出了普遍的不平。

    《小雅·大东》篇反映了东方诸侯(殷、奄诸族)与周人之间的矛盾。诗中说在西方的周人掠夺之下,  “大东小东,杼柚其空。”而东人与西人相比,一切都是不平等的。诗云: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见出东人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和劳苦贫困的生活。

    这诗后半列举天上星宿有空名无实用,来说明不合理的现象无处不存在,表示上天也不能有助于东人。

    维天有汉,监(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抹(觫)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歙)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这是说:天上的银河照人只有光没有影。织女星织布不能成纹。牵牛星拉车也不成。天毕星张在路上,用得不得其当。簸箕星不能拿来簸糠。斗星也不能拿来舀酒浆。末尾说斗星不但不能舀酒浆,而且它的柄向西方高举着,言外之意似乎是说它像是授柄给西人向东方挹取似的,也就是说苍天也像是帮助西人对东人进行剥削的。这篇诗的意思极为沉痛,想像非常生动,表现手法也是不平凡的。

    《小雅》里大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国风》里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在本章里我们试从《国风》、《小雅》来分析当时的民歌对于生产和战争的反映。《诗经》里许多民歌的产生时代是不能确定的。《国风》里的诗篇,就其中可以考知时代的部分说,最早的是《豳风.破斧》(周成王时),最晚的是《陈风·株林》(春秋中陈灵公时),其余大多数产生于周室东迁以后。因此文学史家按时代排列《诗经》中各部时总是先《周颂》,次《大雅》,次《小雅》,次《国风》,次《商颂》、《鲁颂》。这自然是大致的排法。对于某些歌谣,我们既不能知道它被记录于何时,更不知道它在口头流传了多久,怎么能把它归入西周或东周呢?由于这种情形,我们讨论和引用这些民歌时不能像上文那样,完全依照时代的顺序。   

    诗歌本来起源于劳动。歌谣和劳动的关系向来是密切的。《诗经》里的歌谣不但记录和描写了劳动生活,而且常常借劳动为比兴。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谷风》),“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之类是以劳动为譬喻;“爰采唐矣”(《桑中》),“伐木丁丁”(《伐木》)之类是借劳动来起兴。而《周南·苯苜》则是一首劳动歌曲: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祜之。

    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这是妇女采集芣苢(车前子)时所唱的歌,全首三章十二句,只更换了六个动词,却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而多的进展。抓紧这诗的节奏,揣摩诗中的情调,设想夏天芣苢结子的时候,山谷里或原野上到处是采芣苢的妇女,到处响着歌声,是怎样的一种光景。方玉润说得好:“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其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诗经原始》)。简单的言语,简单的韵律,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这就是民歌的特征。

      正如我们从《芣苢》篇能够感染到劳动中的欢乐,我们从《魏风·十亩之间》也能够感染到一番紧张劳动之后休息时的愉快: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这似乎是采桑结束时,采桑者招呼同伴回家的歌唱。这里有鲜明的景色,浓厚的气氛,也是民歌中的上乘了。

    《小雅》里有关农事的诗如《信南山》、《甫田》、《大田》等篇都不是以人民自己的眼光来反映劳动的诗,这里不去说它,单说《豳风·七月》。这篇诗叙述了农家男女全年的辛苦生活,充分反映了被剥削的痛苦。诗中的农民是男为主人耕,女为主人织,还要为主人打猎、盖房子、做衣服、藏冰、造酒。自己的生活是衣不蔽体,吃的是极粗糙的东西,住的是破屋,而他们的辛酸还不只是冻饿,本诗第二章道: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清代诗人王士祯盛赞这一章能写出阳春的明丽。但是在这样的和风暖日之下,那些青年女子的心却是悲凉的,她们不但劳苦穷困,而且随时有被主人霸占蹂躏的危险。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在这篇诗里是深刻地描写出来了。

    《国风》里还有一些民歌不但反映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被剥削者的反抗思想。例如《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设想河边上一群伐木的劳动者,对于不劳而食的“君子”,你一言,我一语,作这样的冷嘲怒骂,仇恨的情绪表现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