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两汉掖庭女乐考论
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
先秦两汉文学对山的审美…
两汉魏晋“以舞相属”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学…
汉代梁堆墓——兼谈两汉…
说走马楼简所见“小妻”…
学术与政治的内在互动:…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述要
最新热门    
 
两汉气感取象论

时间:2009-8-8 16:55:42  来源:不详
sp;  也是因为气的作用,万物才能相生变化。如《淮南子?地形训》:“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天,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这是说水土之气生成人与物的质性。再如《淮南子?泰族训》:“牛马之气蒸生虮虱,虮虱之气蒸不能生牛马;故化生于外,非生于内也。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而化成形,精之至也”。

    仍是因为气的作用,万物才能气类相感。如《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这是说不同事物以气类相感召。同篇又云:“阴阳之气,因[固]可以类相损益也。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虽不祥祸福所从生,亦由是也。无非已先起之,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故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之也。”这是说不同事物以气类相感动。再如《淮南子?天文训》:“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鳞者,蛰伏之类也,故属于阴。……火上荨,水下流;故鸟飞而高,鱼动而下。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这是说不同事物以气类相感应。又《淮南子?泰族训》:“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故天之且风,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噎未集而鱼已喻矣。以阴阳之气相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这是说不同事物以气类相应从。又如《论衡?言毒篇》:“鱼与鸟同类,故鸟蜚鱼亦蜚,鸟卵鱼亦卵,蝮、蛇、蜂、虿皆卵,同性类也。……毒螫之生,皆同一气,发动虽异,内为一类。故人梦见火,占为口舌;梦见蝮,亦口舌。火为口舌之象,口舌见于蝮、,同类共本,所禀一气也”。这是说不同事物以气类同本性③。既然人与物同属一气,那么气类相感的原理也适用于人。这是说,在人与物之间也有一种必然的运动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对事物的感知,即基于气类相感的认知活动。在这样的认知活动中,气是人类与万物(即物与我)、精神与物质(即心与物)的连接态。而可注意者,此一连接态只是物理层面的,尚未触及人的心理;是知,两汉气感论仅触及感知成象的物理基础,人对事物的感知实为气类相感,而非心物交感。关于此,东汉晚期学人大抵形成共识,而在王符那里有完整表述。他申言气的作用后,接着说:“以此观之,气运感动,亦诚大矣。变化之[云]为,何物不能?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当此之时,正气所加,非惟于人,百谷草木、禽兽鱼鳖,皆□养其气。声入于耳,以感于心,男女听(之),以施精神。”(《潜夫论?本训》)质言之,所谓气感,就是气运行而感动人。气是施动的,呈积极态势;而人是受动的,呈消极态势。或者说,人的心智尚未从气一元论中突显出来。

    以上是就气感的一般原理而言。而在实时的感知成象活动中,人们的理论认知又同中见异,具体可讽。兹举数端来例说之:

    认知一:《淮南子?览冥训》:“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丝而商弦绝,或感之也;画随灰而月运阙,鲸鱼死而彗星出,或动之也。故圣人在位,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神气相应征矣。故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各象其形类,所以感之”。这一例是说,现象界之物类相应、或感或动、神气应征、形类相象种种,是人的智识不能论知的,也是人类语言难以解说的。这就夸大了气感取象活动中智识的低能,而突显了现象界的自在性,从而要求放弃人的作用。这是一种最消极的气感取象理论。

    认知二:《文子?微明》:“圣人能阴能阳……化则为之象,运则为之应,是以终身行之无所困”。《淮南子?汜论训》敷衍其义而详说之:“是故圣人者,能阴能阳,能弱能强,随时而动静,因资而立功,物动而知其反,事萌而察其变,化则为之象,运则为之应,是以终身行而无所困。”这一例是对认知一的救正,盖不甘人之冥漠无知,而虚设一超能之圣人,浑然与阴阳二气为一体。一旦圣心与阴阳为一体,气感取象就无所阻隔,心气相通,随触可得。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气感取象理论。但若将圣心置换为人心,它的理想色彩就去除,而转释为普泛化的气感取象理论。其典型论例如《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喜气取诸春,乐气取诸夏,怒气取诸秋,哀气取诸冬:四气之心也”。又如《潜夫论?叙录》:“人天情通,气感相和”。

    认知三:《新序?杂事第四》:“钟子期夜闻击磬声者而悲,旦召问之曰:‘何哉?子之击磬若此之悲也!'对曰:‘……臣不睹臣之母,三年于此矣。昨日为舍市而睹之,意欲赎之,无财,身又公家之有也。是以悲也。'钟子期曰:‘悲在心也,非在手也,(手)非木非石也。悲于心而木石应之,以至诚故也。'人君苟能至诚动于内,万民必应而感移。尧、舜之诚,感于万国,动于天地,故荒外从风,凤麟翔舞,下及微物,咸得其所”。这一例以击磬为说,悲伤之情在于人心,不在于击磬之手,更不在于器具木石,若能以至诚出之,则木石会应心而感动;以此推及人君治民,若至诚动于内心,则万民会应心而感移。此所谓至诚,是指心气精一,不染杂质④。即是说,倘若心气臻于至诚,就能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气类相感的主导面,而呈现心气感物之态势。这是一种较积极的气感取象理论。

              二  气感取象的形制

    前文讲了,在气类相感的环境下,心的智识功能尚未突显出来。但这并非说,心智作用就不存在,或毫无意义。其实,气感活动丝毫离不开人工因素,没有心智参与就无所谓感知成象。只不过,心智作用限于消极受动地位,始终受制于气类相感。因而在气感取象活动中,人的心智呈一种弱化态势。

    这种弱化态势表现为气类相推,即遵循气类相感的原理,由此推及彼,由此推知彼,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感知成象。此一义,《淮南子?说山训》论之尤详:“貔头愈鼠,鸡头已瘘,虻散积血,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膏之杀鳖,鹊矢中猬,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干,此类之不推者也。推与不推,若非而是,若是而非,孰能通其微!……孕妇见兔而子缺唇,见麋而子四目;小马大目,不可谓大马;大马之目眇,可谓之眇马,物固有似然而似不然者。故决指而身死,或断臂而顾活,类不可必推”。这里肯定了气类相推是认知事物的方式,但

    它并非总是有效的,而受制于两个方面:一是气类相感是神秘的,带有不可知性;二是人的智识并非全能,存有未知领域。这就使气类相推出现三种情形,一是可以由此物推知彼物,二是不可由此物推知彼物,三是未必由此物推知彼物。此种种情形表明,在心智弱化前提下,气类相推是有局限的。

    尽管有局限,但它仍被汉代人普遍运用,成为认知事物、感知成象的重要方式。如扬雄作《太玄》即称:“玄之赞辞,或以气,或以类,或以事之鼽卒”(《太玄?玄挽》)。其所谓“以气”、“以类”,就是指气类相推。对此,唐代王涯有解说:“玄之赞辞,推本五行,辩明气类,考阴阳之数,定昼夜之占,是故观其施辞而吉凶善否之理见矣”(《说玄?立例二》)。扬雄就是引用这一思致,来推演《太玄》八十一首及七百二十九赞。其显例如“周:阳气周神而反乎始,物继其汇”。司马光集注:“宋(衷)曰:‘汇,类也。'光谓:万物随阳出入,生长收藏,皆阳之神也。岁功既毕,神化既周,而复反乎始,万物各继其类而更生也。”再如“戾:阳气孚微,物各乖离,而触其类”。司马光集注:“卵之始化谓之孚,帅之萌甲亦曰孚。然则孚者,物之始化也。阳气始化,其气尚微,万物之形粗可分别,则各以类生而相乖离矣,戾之象也”。

    气类相推亦见用于《淮南子》,其《要略》总结云:“《览冥》者……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挢掇,浸想宵类。”还见用于《孔丛子》,其卷下《连丛子上》载称,安帝永初二年,灾异叠见。皇上召见季彦,对曰:“夫物之相感,必以类推。其甚者必有山崩地震,乖气相因。其事不可尽论。”又见用于上引《论衡》中,前引《订鬼篇》那段奇幻文,以阳气相类推,将诸多事物及现象联缀起来:阳气——太阳之气属阳——太阳之气变化为妖——太阳之气中伤人为毒——火气属阳——龙为阳物——鬼色纯朱,而阳气赤,故鬼为阳气——蜚凶之类为火光,故蜚凶为阳——火热焦物,故阳气止集而树木枯死——言与火同为阳气,故童谣、诗歌为妖言——童子为阳,故妖言出于童子——天旱阳胜,而童与巫均含阳气,故大雩之祭要舞童暴巫——巫含阳气,故阳地之民多为巫——巫与鬼为同党,故巫者常为鬼巫……这是汉代气类相推最典型的用例。

    气类相推的目标,是要使混一于气的事物,可依气类推寻,显得形象可感,呈露某种意义,而最终被把握。此即进到推类取象或推类取义的阶段。关于取象或取义的问题,汉代论者并无整齐划一的表述。有的将象与义混同,而不加区分;有的将象与义区分,而视为并列;有的将象与义细分,先象而后义;有的将象或义等同于气,而任其茫昧。

    先看关于推类取象之表述。在《京氏易传》中,京房推类取象的用例最为典型,其云“震:取象为雷……取象为阳”;“升:卦虽阴而取象于阳,故曰以阳用事”;“贲:泰取象,上六柔来反刚,九二刚上文柔,成贲之体,止于文明”;“贲:山下有火,取象文明”;“睽:阴消阳长,取象何比?惟阳是从。阴阳动静,刚柔分焉”;“兑:上木入兑,水火应之。二阴合体,积于西郊。冲震入乾,气类阴也。配象为阳,物类同也”;“咸:山下有泽,虚己畜物;阳中积阴,感于物也。阳下于阴,男女之道;内外相应,感类于象也”;“蹇:此五行相推,二气合,取象则阴阳相背也”;“归妹:五行考象,非合斯义。阴阳运动,适当何爻?或阴或阳,或柔或刚,升降六位,非取一也”;“离:是以体离为日为火,始于阳象,而假以阴气,纯用刚健,不能明照,故以阴气入阳,柔于刚,健而能倾,柔中虚,见火象”。此所谓“取象为雷”、“取象为阳”、“取象于阳”、“泰取象”、“取象文明”、“取象何比”、“配象为阳”、“感类于象”、“取象则阴阳相背”、“五行考象”、“始于阳象”、“见火象”云云,均是推类取象的具体表述,显示了著者的自觉认识。类似的用例也见于《淮南子》,且有时上升为理论认知,如其《要略》云:“《精神》者,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取象与天”;“《缪称》者……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其小,所以曲说攻论,应感而不匮者也”。此所谓“取象与天”、“假象取耦”云云,已是对推类取象较成形的理论表述。

    推类取象的理致,除了集中表述于学术论著中,还广泛施用于汉代的精神生活里。如《白虎通?乡射》:“天子所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阳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夫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之生,故以射达之也”。这是汉代射仪所蕴涵的推类取象思致。再如《论衡?雷虚篇》:“《礼》曰‘刻尊为雷之形',一出一入,一屈一伸,为相校轸则鸣。校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