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上博(四)·曹沫之陣…
《上博(四)·曹沫之陣…
《上博(四)·曹沫之陳…
《上博(四)·曹沫之陳…
上博四《采風曲目》零拾
上博三《彭祖》篇的性质…
上博竹简(三)注释补正
上博易文字考释述要
上博簡《仲弓》「害近 …
上博简三《仲弓》的编联…
最新热门    
 
《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

时间:2009-8-8 16:58:43  来源:不详
表示「意」,「音」的上古音屬影紐侵部,「意」屬影紐之部,二字上古聲相同,韻為旁對轉,如《周易.豫.九四》以「疑」、「簪」為韻;《大戴禮記.五帝德》以「任」、「治」為韻(參陳師新雄《古音學發微》頁

1085),因此「音」可以假借為「意」。當然,「言為心聲」,「心聲」也就是「意」,所以「音」和「義」在意義上也有很密切的關係。根據于省吾先生的說法,「音」是從「言」分化出來的附畫因聲指事字(見《甲骨文字釋林》頁458頁),如果依此說,則用「音」為「意」是一種引伸用法,其後加義符「心」,造出引伸分化形聲字「意」。

依此說,「意」和「 」可能不同字,雖然出土文字材料中只見「意」字,未見「 」字。也有可能「 」字晚出,旋起旋廢,只保留在《說文解字》中。

二、「音」即「 」,二者為同形異字

如前所述,「 」是個指事字,字從「言」,而在「言」的中間加個指事符號「○」;有可能戰國時期秦、楚系的「 」字把指事符號改成短橫筆,改寫在「言」形下部的「口」形中,因而字形雖然和「音」字相同,其實應該看成「 」字。也就是說,戰國時期秦、楚系的「音」,有可能同時代表「音」、「 」二字。「音」作「意」用時,並不加意符「心」。秦系文字《十鐘山房印舉》、《睡虎地秦墓竹簡》才開始加義符「心」作「意」(參湯餘惠先生主編《戰國文字編》頁700)。漢以後的「意」字也全都繼承此形「从心、从音」,無一例外(見《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頁743)。

依此說,「意」和「 」字應該是同一個字。

現在,透過古文字學的解釋,我們推測「音」應該讀成「意」,那麼《上博三.恆先》簡5-7就應該讀成:「又(有)出於或(域)、生出於又(有)、意出於生、言出於意、名出於言、事出於名。」整個發生序列就明白可說了。「域(空間)」生「有(實有)」,「有」生「生(人生)」,「生」生「意(意念)」、「意」生「言」,「言」生「名」,「名」生「事」。混混天地,察察人間,就這麼形成了。

由於「音」與「意」可能有這樣的糾葛,所以前引廖文所引《管子.內業》的「音」字,其實應該讀成「意」字。《管子.內業》:「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以先言。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不治必亂,亂乃死」,句中兩「音」字也都應該讀成「意」,全句應作:「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不治必亂,亂乃死。」義理較為明白。《管子》同篇一開始還有「是故此氣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敬守勿失,是謂成德,德成而智出,萬物果得」,句中的「音」字也應該讀為「意」,除了義理的原因之外,句中的「力」、「德」、「意」、「德」、「得」是押韻的,如果讀為「音」,那麼「音」字不入韻,與前後的敘述就不統一了。

又同篇的「凡道無所,善心安愛。心靜氣理,道乃可止。彼道不遠,民得以產;彼道不離,民因以知。是故卒乎其如可與索,眇眇乎其如窮無所。彼道之情,惡音與聲,修心靜,道乃可得」,句中的第二個「音」字也應該讀為「意」,涉上「音」字而誤。除了義理上的原因之外,這一小段的文字也是有韻的。首句「凡道無所,善心安愛」應該有韻,疑「愛」字有誤;此外,「理」、「止」押「之」韻,「遠」、「產」押「元」韻,「離」、「知」押「支」韻,「索」、「所」押「鐸/魚」韻,「情」、「聲」押「蒸」韻,準此,最後兩句也應該有韻,「音」讀為「意」,則與「得」字同押「職」韻。

這些「意」字所以會寫成「音」,一個原因是「音」可能本來即是「意」字,所以《管子》保留戰國古文;另外當然也可能「意」和「音」形近訛變,無論是那一個原因都可以說明《管子》這三小節的這幾個「音」字應讀為「意」[2]。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1「文無離言」,李學勤先生〈詩論分章釋文〉[3]隸定作「文亡隱意」。細看原簡,也有可能作「文無隱音」,或者「文無隱言」,明乎「音」從「言」分化,古文字「音」、「言」常互用;而戰國楚系文字「音」字又可以讀成「意」,則「文無隱言」、「文無隱音」,其實都應該讀成「文無隱意」,也就毫無疑怪了。

〈恆先〉簡5-6:「有出於域,生出於有,意出於生,言出於意,名出於言,事出於名。」相類似的句子又見《鶡冠子.環流》:「有一而有氣,有氣而有意,有意而有圖,有圖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約。」與「言出於意、名出於言」相關的論述,我們很容易地會聯想到以下各家: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周易.繫辭傳.上》)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

子列子曰:「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無言與不言,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亦無所不言,亦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如斯而已。」(《列子.仲尼》)

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忘象。(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