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道与狂欢——用狂欢化…
试析为“诗史”辩——从…
浅谈大学城知识共享动因…
我们如何纪念屈原?
余光中:屈原等“看不开…
屈原故里乐平里难解“灵…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原汁…
秦地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
秭归端午节前“民祭”屈…
最新热门    
 
分析屈原的人格意识

时间:2010-10-12 11:41:35  来源:不详
对死亡超越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对生死永恒的肯定
  基于原始宗教以及神话思维的对于死亡的否定,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一方面,死亡只是对肉体生命的否定,“身首离兮心不惩”,人的精神生命——灵魂将永存,并且,灵魂可以离开人的肉体去漫游,以新的方式存在,“魂中道而无杭”(《惜诵》),“宁溘死以流亡”(《离骚》)。另一方面,由于神话在本质上是否定任何死亡的,“它们(神话和原始宗教)断然否定死亡的真实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因此人又可以超越死亡。在诗人的神话思维里,人可以借助于梦幻神游,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生命达到永恒的境界。因此,诗人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梦幻神游。诗人在境界壮阔、气势恢宏的神游中获得了生命自由和审美愉悦,实现了对死亡的抗拒与超越。
  2.2.3屈原受孔、孟、庄生死观影响的同时对生死又有所超越
  前文已论,屈原的生死观受孔子、孟子和庄子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屈原最后的以死殉节不是出于一时的义愤冲动,而是建立在诗人长期的人格修养基础之上的一种坚定选择。一方面,受孔、孟死亡观的影响,诗人“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泪罗自沉而死,诗人认为自己是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内美”“清白”,是“伏清白以死直”,自己的死亡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因而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受庄子“齐死生”、生死永恒观念的影响,诗人深知,生或死都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在黑暗现实中,既然活着难以树立功业美名,难以超脱功樊篱,那就通过死亡来获取心理平衡,保持人格完善。诗人相信自己可以“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涉江》),因此诗人最终在无法摆脱的功名痛苦中怀着对现实的绝望情绪毅然选择了自杀这种特殊的死亡方式。
  综上,对于屈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死亡意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在屈原作品中,无论是诗人言及的自杀,或是对历史上死亡现象的描述,或是对超越死亡的“梦幻神游”的描绘,都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为实现“美政”而不懈追求乃至以死殉节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死亡不应该是毫无意义的抛弃生命,而应该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否定;只有那些具有伦理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死亡,才具有意义、价值;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死亡,都并非生命存在的解体,而是新的精神的生成,是美的升华。第二,孔、孟以实现“仁”“义”的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以及庄子“不恶死”“齐死生”的生死自然、生死永恒的生死观,为屈原的以死殉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支柱,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