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析苏轼的艺术观念及其…
试析少年识却愁滋味,为…
试析北宋词坛“柳永热及…
试析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
试析校园文化市场的要素…
试析中国近代文化市场的…
试析关于文化产业发展问…
试析林语堂的人文情怀
试析关于当前文化市场管…
试析传播扩散理论对豫剧…
最新热门    
 
试析诗画梅缘—序于希宁先生梅花集

时间:2010-11-15 11:32:15  来源:不详
一位咏梅的诗翁。其咏梅诗思几乎与其访梅、画梅同步,即自1977年以后的连续几年,七次去江南探梅,感其铁骨凛概、寒香冰魂、傲然伟姿,“油然而生敬意和诗思”,这是讲大自然、造化触动了诗情;另外,他认为诗比画自由,表达主体情感的需要自然地驱遣他拿起了诗笔,自谓“绘画作品在画面上受时空的制约很大,难以倾其所思,而诗则恰恰可以补此不足,所以作诗的兴趣便盎然不能自已了吃。再者,他自青年时代,受到黄宾虹、潘天寿等前辈的濡染熏陶,虽毕业于新兴艺术院校,但艺术上却步履文人画的道路,自称“我的绘画道路是沿着诗、书、画、印相融的艺术道路走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互为因果补充”就诗与画而言,他认为:
          ……我的诗常常是绘画内容的补充,它可以
    为“画龙点睛”开光,也可以开创作之思路在这
    方面我从寻益到受益,从立意到创意,丰富心灵,
    迁想妙得,从突破前贤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诗对
    我恩惠特多。
  由此看来,咏梅诗已成为启动他画梅不断深化文思、不断创新突破的金钥匙,也是他画梅从构思到完成不可缺少的因素,梅缘—诗思—画意已构成他精神生活的灵魂。今录其有关赏梅、爱梅、画梅之诗词三首,略可见其梅缘之一斑。
                        姑苏看梅
          姑苏路上人如织,四海争看岭上枝。
     我念梅花梅念我,神驰忧惚尔扶持
                      吊超山宋梅
    怀抱一腔虚心,第四次访超山浮香阁前“宋梅”及青莲寺前古梅等,孰料均了无踪迹,萧萧离去,难言其伤感,因赋句。
          订约两年期四晤,暮云春树念超山
          何人劫我心中友,逼我吞声忍泪还
                  锦堂春慢·医榻梦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