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八卦在武术及中医中的应…
一个警察眼中的修脚女
补课永远是众多学子心中…
这一年,一个个公众眼中…
《四世同堂》中的官场“…
京剧——“国粹”,还是…
小心辨识窗帘定做中的猫…
追踪:湖南局长撞人案中…
我眼中的微软激情文化
求则:与工作中的老板以…
最新热门    
 
宋词中的民俗

时间:2009-9-8 17:37:01  来源:不详
和分析了宋词中所涉及的14类民间风俗或器物。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宋词、同时又从宋词的角度研究古代民俗的完备体系。该书对宋词与民俗关系中的许多重要问题都作了新见迭出的探讨,勇于立论,发前人所未发。

  其一,开拓了词学与民俗学的互动研究新领域。作为唐宋时期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词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对象,同样也是文化学研究的对象。近一二十年来,从文化学的角度和观念探讨唐宋词,是当代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沈松勤《唐宋词的社会文化学研究》、沈家庄《宋词的文化定位》等专著,在这一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相对而言,宏观性的文化研究较为繁盛,而专题性的研究则略显不足。事实上,如果缺乏深入扎实的微观研究,宏观研究也易流于空泛。有鉴于此,《宋词与民俗》一书从词与民俗的角度切入是独具慧眼的。因为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民俗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都是超越时代甚至历史的。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宏观的文化考察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通俗音乐文艺形式的宋词,对民俗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表现能力。对于词学研究来说,从民俗学着眼是极其广阔的一个新领域;对于民俗学来说,宋词所提供的涉及婚丧喜庆、饮食服饰、市井游乐、行话俗语等各方面的生动如实的记录,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材料宝库,为研究唐宋民间文化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二,以大量实证材料揭示了宋词与民俗的复杂关系与内涵。宋词中所涉及的民俗范围广阔,该书选择了其中最为重要的节序、礼仪、花卉、宴饮等四大类别专力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宋词中的各类民俗,以节序数量最多,如汗牛充栋的元宵词、七夕词、中秋词等。虽然从宋人的许多记载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岁时广记》中可略窥其盛,但这些风俗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其原生态的面貌往往在宋代的节序词中得到反映,作者用力之处,端在于此。以元宵词为例,该书追溯了元宵民俗的起源与由来,随即从宋词作品出发,探析了元宵词中张灯习俗的时间、地域、民情基础等,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两宋元宵节时男女交游,祭蚕神、卜紫姑等崇信活动,服饰,蒸茧、圆子等食物,探茧卜官、芋郎卜巧等游戏以及灯市花市等商业活动。就如同研究古代思想史既须重视精英阶层的思想,也须重视民间信仰和社会思潮一样,要认识一个时代的真实状貌,不仅要看其政治社会的大事件,也要重视其民间日常生活,这些节序词正是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民间日常生活材料。作者既将其置于民俗学的范畴中进行梳理,又能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元宵词的体格与内涵,所得出的结论就更加令人信服。

  其三,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新创。陈寅恪先生开创的“诗史互证”方法是划时代的,对于现代学术有深远影响。该书继承了这一方法并有所发展,作者所采用的以俗证词和以词证俗,即“词俗互证”之法,在第六章宋词与民俗的若干杂考中得到了精彩的运用。如张先《归朝欢》词末句,向有“帘押残花影”和“帘幕卷花影”等不同异文,作者则从以“帘押”镇帘这一古代生活风俗的角度,从帘押的形制、作用来断定该句应以“帘押残花影”为是,这即是典型的以俗证词的方法,与其类似的还有“小山考释”等篇。而“说胜源流”等篇则是以词证俗的具体运用。这种词俗互证之法的娴熟运用,显现了作者在词学与民俗学不同领域的游刃有余,这实际上也是传统学术得到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虽然《宋词与民俗》一书在某些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如宋代词人创作民俗词的心理、动机与文化环境,除节序礼仪花卉宴饮之外的其他丰富民俗在词中的反映等。另外,书中以今推古的方法还有商榷的余地。但综观全书,可谓近年来词学和文化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新创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1月9日)
Robot at 2009-7-20 09:02:53
宋词与民俗之踏歌与缠足

黄杰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记载:汉宫女“十月十五日,。。既而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到了唐宋时代,在诗文中,踏歌的记载就更多了。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顾况《听山鹧鸪》:“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唐樊绰《蛮书》卷十云:“按《夔城图经》云:夷事道,蛮事鬼。。。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啼之戏。”《旧唐书。睿宗纪》:“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联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朝野佥载》卷三也记载了睿宗时长安少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