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
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最新热门    
 
《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世音变性的影响》文献综述

时间:2009-9-8 17:38:24  来源:不详
…” 在这里,观音为“善男子”,其父无净念在此之前己是为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同上)
  三是观音为莲花所化生。《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经记》中说,观音是过去一个名
叫“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世界中的王室花园内的一朵莲花化生的童子,名叫宝意。宝意与同时在另一朵莲花上化生的童子宝尚为威德王宣讲一切皆空、不可执著的道理,深得国王的敬仰。后来,他们一同前去拜见“金光狮子游戏佛”,向佛请法,并发誓“当于万亿劫,大悲众生”,由此成为观音菩萨,而另一位童子则成为大势至菩萨。“昔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彼国中无有女人,王名威德,于园中入三昧,左右二莲花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世音,右
名宝尚,即是大势至。(同上)
   除以上三种学术界目前认同的说法外,在李利安的《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和区别》(《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4期)提到了另外4种存在于印度佛经中的观音身世,都不能逃出弟子、大仙人、大居士等男性身份。
   李利安又在《从中国民间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一文中提出,印度观音信仰最早出现是源于自古相传的在印度大陆南端海上解救“黑风海难”和“罗刹鬼难”的信仰,既不是净土接引信仰,也不是智慧解脱信仰,而是现世救难信仰。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定型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并于后来被收入《妙法莲花经》之中。
  另有学者认为观音的身世说法太多,因此观音的来历和生平不可考。还有学者认为,虽然一开始佛教中菩萨佛陀全为男性,这是在印度传统佛教轻视女性, 甚至认为女性得道只有在转为男身之后才能实现的观念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在后期大乘佛教出现后,主张众生平等,佛陀、菩萨本无所谓性别之差,正如净土宗旨庵大师在《观音大士像赞》中所说: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身尚非身,复何所倚。

3.印度的观音造像:

  观音在印度的流传更多表现佛典当中的现身说法,深奥枯燥,极少生动的故事传说。但是关于此时印度的观音造像是很丰富的。这在《印度的观音信仰和及观音造像》有详尽的论述。简单是说来,观音的形象最初是与弥勒佛一样作为佛的胁侍菩萨之一,出现在一佛二菩萨三位一体的造型中。后来,随着人们对观音认识的不断加深,观音逐渐从其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一尊神为人们所供奉。贵霜王朝时期(公元1-3世纪)的秣菟罗地区的观音造像就已经发展成两种形式。在秣菟罗的造像中,弥勒佛与观音都身着厚重的长袍,衣折较多,线条粗简,身上还有一些装饰物。两者的发型和面部表情略有不同,前者头发在头顶盘起打成一个结,面貌冷峻、庄严、深沉,一副苦行者的模样;后者头发高高隆起戴有王冠称为发髻天冠(苦行的象征), 以及头冠上的结跏趺坐的化佛像,面貌尊严、高贵、仁慈,有王者的风采。手势是一样的,都是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下垂握一细小净瓶。而犍陀罗最为普遍的犍陀罗式观音造像是右手举起施无畏印,左手握小花环后来由莲花代替。作立势,身躯粗壮强健,肌肉厚实,袒露上身,披帛衣,下着长裙,系腰带。
   笈多王朝(公元4-7世纪)是佛教及其艺术兴盛发达的时代,也是观音造像发展过程中一个有意义的转折点。在笈多艺术发展鼎盛时期完全用宝石或者其他精美发饰来点缀。后笈多时期的观音造像继续着笈多时的风格。其造型艺术主要吸取了纯印度式风格的秣菟罗和德干高原阿玛拉瓦提地区的艺术,同时也融合了犍陀罗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表现人物的动态、柔媚;秣菟罗崇尚肉感丰满;犍陀罗则是深沉稳健。身躯由强健向纤巧细长转变,比例适中,肩宽细腰,两腿修长,起伏肌肉圆润饱满,身体曲线灵动流畅温柔,眼睛半闭,更表现出慈悲、宽容和温和的女性要素。
    位于印度东北角的帕拉王朝兴盛于公元760年至1141年,它是印度美术艺术之花最后盛开的王朝,也是佛教艺术复杂表现的朝代,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菩萨图像。其式样继承笈多的古典艺术准则,但体型向着更加修长倾斜,眉毛相连如弯弓,人物姿势也更细腻,失去了浑朴与健硕的风格,追求纤丽优美、丰富的装饰与繁杂的点缀物。佛菩萨像大多体态挺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