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
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最新热门    
 
《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世音变性的影响》文献综述

时间:2009-9-8 17:38:24  来源:不详
《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世音变性的影响》文献综述
上海大学中文系2004级本科生 诸旷怡


一、观音信仰在印度

1.印度早期观音信仰的基本特点:

  观音是作为大乘佛教众菩萨的之一出现的。观音一词梵文为Avalokitesvara,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意思就是“以怜悯、慈悲之心俯视众生、朗照一切的救世主”。《法华经》载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在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菩萨时刻观察世人念诵其名号的声音而拯救之,故名观世音;由观察世界而自在地拔苦与乐,故名观世自在。
    观音是救苦救难的象征,其本质意义在于要指引受难众生悟得五蕴俱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常住安乐,自身成佛。表现为:观音有各种各样的化身为百姓排忧解难。印度佛教认为,观音菩萨具备随缘显化各类众生的本领,《法华经》称这种本领为“方便之力”、“自在神力”,并列举了三十三种显相(三十三身)。在《妙法莲华经》中通过佛与无尽意菩萨的对话说明观音能以各种化身以度世间百姓,为他们排忧解难:“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姨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姨身而为说;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阴婆、阿修罗、迪楼罗、摩喉罗、伽人、非人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金刚神而为说法。”除观世音变化各种与常人相同的显相,也存在一般世俗人所不具有的多首、多臂、多目之相,佛教称其为清净法相、庄严宝相。如《楞严经》中说:“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佛教密宗所传的“六观音”就是观音显化的六种最著名的宝相,它们是: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
  以上观世音的原始特点是构成处在苦难中的人类寻求精神支柱的共同出发点。

2.观音的身世:

  关于观音的身世众说纷纭,主要来自印度神话和佛教经典。学术界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来自印度婆罗门教的“双马童”。婆罗门教中的观音是神话中的慈悲善良、神通广大的“双马童”。其能救苦救难,尤其是治病,使盲人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母牛生奶,妇女生子,老女得夫,沉船得救等等。印度大乘佛教产生后,吸收了婆罗门教的部分观点,所塑造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名叫“马头观音”。此时的观音无论从形象,还是功法和司职上看,仍然保留着早期“双马童”的特点,观音的形象依旧是一匹可爱的小马驹。但随着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马头观音正式变成勇猛的男相之身”。《大日经疏》卷5云:“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花部愤怒持明王也”
  二是在《悲华经》中的记载,观音是阿弥陀佛之子。昙无截《悲华经》云:“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抵劫,此世界名刚提岚,劫名善持,有转轮王名无净念主四天下,时空藏如来出现于世。王有千子,长名不胸……时太子不胸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向无上菩提,原我行菩提亡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坠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若能念我称我名字,我天耳所闻,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正觉……’时宝藏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苦及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