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
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最新热门    
 
《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世音变性的影响》文献综述

时间:2009-9-8 17:38:24  来源:不详
直立、坚硬有力,变得更为形式化和规范化。但是,到帕拉王朝的时候把观音的超然能力的表现形式得到了最充分、最丰富、最完善的发展。如十一面观音使我们第一次看到表现观音全知全能、超然神通、神变自在的具体形象。后来发展至千手千眼的观音形象。


二、观音信仰在中原地区传播、接受、变化、定型过程

1.传入过程

  观音信仰是如何传入中原地区的,与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佛教传入具体时间,目前学术界说法很多。汤用彤认为,“佛教之流传,自不始于东汉初叶。”“最初佛教传入中国之记载,其无可疑者,即为大月氏王使伊存授《浮屠经》事”(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20、34页,中华书局,1983),而伊存口授经事给西汉的一位博士弟子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一般认为,这是有史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在佛教界,则普遍把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建白马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开始。还有汉武帝时传入说。《魏书•释老志》记,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霍去病讨匈奴,获休屠王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此说原出南朝宋王俭托班固撰之《汉武帝故事》,国内学者一般持否定态度,海外有些学者认为可信。总之,佛教传入是内地与西域长期往来和文化交往的结果,综合各种说法,应是在两汉之际。
  根据李利安的《古代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传播的基本历史进程》一文,根据现有可靠资料可以肯定的是,最早来华翻译佛教经典的是来自安息国的安世高。他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到达洛阳,到灵帝建宁年间(168-172)的二十多年里,共译出佛经34部40卷。这些经典尽管多属小乘佛教,但其与观音的救世思想也有很多一致之处,为观音信仰的传入作了重要的思想铺垫。根据现有资料,汉代时期与观音信仰相关的佛教思想已经传入中国,但尚无法断定观音菩萨是否已经介绍到中国。中原地区,主要是汉族的观世音菩萨信仰初起于两晋时期《法华经》两个译本的流传影响。《法华经》是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调和佛教内部各派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教义,塑造了诸大菩萨的形象,如普贤、文殊、药王等,特别突出了观世音菩萨。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以后,其中的《光世音普门品》迅速被传抄流行,称之为《普门品经》、《光世音经》。《普门品》汉译本在对古代印度占主流地位的观音救难信仰进行了完整地的表述,而这则成为后世中国观音信仰最基本的信念。后秦鸠摩罗什译出《法华经》后,这个《法华经》新译本名为《妙法莲华经》。于是,《普门品》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译本,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也被抄出作《观世音经》单独流行。


2.中原观音身世的民间传说及多样的形象。

   妙善说:据佛经《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音之所以身生千手千眼是因为他欲“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尼”,“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佛经中的观音是因为出于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需要才生千手千眼的。而在中国观音女神却被改造成为舍手眼救父的孝女——妙善。宋代朱弁《曲洧旧闻》中说,蒋颖叔根据唐代道宣律师的弟子义常所记的“天神言大悲之事”,“润色为传, 载过去国庄王, 不知是何国, 王有三女, 最幼者名妙善, 施手眼救父, 序其论甚伟” 。南宋初年的张守曾经撰文对这一事迹大加赞颂,从而使其进一步传扬。接着,祖绣又在《隆兴编年通论》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于是这一说法便逐渐传播开来。到了宋末元初,管道升在其所著《观世音菩萨传略》中对这一女性观音的来历又进一步具体化、完整化,成为后世中国观音故事的蓝本。尤其是《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书,通过文学形式的渲染,把人情揉入佛法之中,以致观音的女性形象深入民间,民间关于观音的身世还有一种说法,即把观音说成是尹喜所变,而尹喜是老子的弟子,这样一来,观音也便成了老子的再传弟子。受道教和民间宗教的影响,中国民间还有将观音视为元始天尊和无生老母之化身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