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
最新热门    
 
《格萨尔》史诗的重要载体——说唱艺人

时间:2009-9-8 17:38:24  来源:不详
    1、闻知艺人(Thos-Sgrung):藏语称做"蜕仲"。"蜕"意为听、闻,即听别人说唱之后靠耳听心记而学会说唱的艺人。这类艺人的特点是大多一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聆听艺人说唱的同时,自己可以阅读一些史诗部本,来充实史诗的内容,加深对史诗的了解,以便丰富自己的说唱内容。他们一般只会讲一到两部或三部,最多的也只不过四五部,而且是在群众中比较普遍熟悉和流行的史诗,如《英雄诞生》、《赛马称王》、《霍岭大战》、《北地降魔》、《地狱救妻》、《姜国王子》等,这些可以说是《格萨尔》中最精彩的几个部本。或者讲一些章节中的精彩片段,如:"山赞"、"水赞"、"马赞"、"帽子赞"、"帐房赞"等等,他们大都认为由于自己缘分浅、天赋差,没有得到神的启示,是跟别人学唱的。这种艺人在藏区比较多,占艺人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遍及整个藏族地区。由于此类艺人为数众多,活动地域广,因此,以上几部史诗部本在藏区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颇广。他们的说唱满足了群众精神生活及娱乐的需求,为传播和保存民族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掘藏艺人(gter---Sgrung):藏语叫做"德仲"。"德"为宝藏、伏藏之意,"仲"为故事之意。"掘藏"一词本是宁玛派的术语,因史诗《格萨尔》与宁玛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故将这一术语也用于《格萨尔》,把能挖掘《格萨尔》的艺人称掘藏艺人。掘藏艺人又分为两种:一种叫"物藏",藏语称"则德"(rdzes-gter),是指掘藏艺人把吐蕃时期或前人埋藏在地下的《格萨尔》史诗原本发掘编写出来成为抄本;另一种叫"贡德"(dGong-gter),是指把从人的思想意识里挖掘出来的意念--《格萨尔》的意念,再用文字写出来成为史诗抄本。按字面意思翻译是"心中藏着宝贝"。意思是这类艺人心里藏着宝贝--《格萨尔》的故事,是靠挖掘出的抄本而说唱的艺人。他们能挖掘宝藏,就像矿工从深山把宝藏挖掘出来一样,这"挖掘"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念,将《格萨尔》的故事书写出来。这种传承方式,与苯教的"口传经文"、佛教的"心间伏藏"相类似。按照他们的解释,神佛或先贤把经典传给有缘分的人。由于前世的"缘分",一些人心里藏着经典"德",一旦得到上师的加持,开启"智慧之门",就能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书写成文。原四川康区的米旁大师,传说就是一位著名的"心间伏藏"类的佛教大师,也是一位宗教界上层人士中研究《格萨尔》的专家,他一生著述甚丰。
    掘藏艺人一般具有一定的身份,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在信奉宁玛派的宗教人士中出现此类艺人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它教派中还尚未发现这类艺人。青海省果洛州有一位年轻的艺人,名叫格日尖参,就属于这类艺人。下面我们跟随这位艺人的足迹,来领略他说唱史诗的奇特经历:
    1967年格日尖参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牧民家里。苦命的小格日从一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开始饱偿人间的悲苦和不幸,父亲抛下他和母亲离家出走,从此他们母子相依为命,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16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格日尖参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按照母亲的遗愿,他决定到果洛甘德县龙恩寺(宁玛)当和尚。最初,他只是冬天到寺院住一段时间,夏天到牧民家中帮助他们抄写经文,有时,还给一些人家念念经,以此来维持生活。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才正式人寺,开始了清苦的寺院生活。
    在龙恩寺大约住了近两年之久,他开始厌倦寺院单调乏味的生活。许多清规戒律约束着他的思想和行动,使他寸步难行。他开始动摇了,是舍弃今生在寺院潜心念经,还是勇敢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脱出来,去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这一心理上的矛盾,使他不知如何去把握它。经过几天几夜的苦苦思索,他终于决定离开寺院。为了开阔眼界,他决定到各处转转。先到了佛教圣地塔尔寺,风景优美的赛宗寺,幽雅沉静的夏琼寺,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沿途他以给人家诵经来维持生活。1986年,他结束了游览,返回到果洛大草原,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朝拜了举世闻名的玛卿岗日(阿尼玛卿圣山)。
    阿尼玛卿山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其主峰海拔高达6283米,连绵400公里,传说是安多地区专掌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