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
最新热门    
 
《格萨尔》史诗的重要载体——说唱艺人

时间:2009-9-8 17:38:24  来源:不详
。他是当代最卓越的《格萨尔》说唱家,被称为"当代的荷马",他为《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扎巴是怎样学会说唱《格萨尔》的呢?这要从他童年时所做的一场梦说起:
      扎巴从小失去双亲,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一直靠给牧主放牧为生。事情发生在扎巴9岁的那一年,有一天他正在放牧,看见不远处有一只非常漂亮的马鸡,为了捕捉这只马鸡,他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他走啊找啊,累得精疲力尽,最后便躺在树林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之中,有人急促地推搡着他说:"快跑,快跑,有人要抓你,抓住就会把你杀掉的。"小扎巴听到这个声音,早把疲惫忘到九霄云外了,慌忙从地上爬起来,不知东南西北,拼命地往前跑啊跑,这时,一个青脸大汉骑着一匹青马,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小扎巴终于被青脸大汉抓获。这个大汉不容分说,用利剑剖开扎巴的肚子,将五脏六腑全部掏出后扔掉,然后装进许多宝物,一改他那凶恶的态度,温和而又亲切地说:"你认得我吗?我是格萨尔大王手下的大将,名叫丹玛。刚才我将你肚里的凡胎秽物全部掏干净后,装进了许多灵香宝书。从今以后,你要不辞辛劳地为雪域之邦的父老乡亲,讲述格萨尔大王降伏妖魔、造福百姓的英雄业绩。"
    小扎巴不知睡了多长时间,醒来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场梦。从此以后他便和《格萨尔》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说唱《格萨尔》故事的生涯。我们暂且不管对梦的起因、梦的作用做什么样的解释,从那以后,扎巴会讲《格萨尔》的故事是千真万确的。和其他许多优秀的艺人一样,扎巴不承认师徒相传,他说他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会唱了。他认为,说唱《格萨尔》的本领是学不会的,凭的全是个人的天赋和前世的缘分。
    扎巴老人于1986年11月3日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他为藏族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位艺人在临走前曾给他的小女儿留下遗嘱说:"在我死后,按照藏族的习俗,把我的尸体送到拉萨色拉寺后山的天葬台天葬。但要把我的天灵盖留下,因为那上面有雄狮大王格萨尔的马蹄印。"女儿答应了他的要求,按照他的遗嘱,把天灵盖保存了下来。当时全国《格萨尔》办公室主任杨恩洪女士赴西藏参加了他的葬礼,她亲眼看见老人的头盖骨上清晰地印有一马蹄印。
    扎巴头盖骨上的马蹄印,使我们想起了藏族民间较为流传的一则故事:在很早以前,雄狮大王格萨尔去北方降魔时,由于途中走得太急,他的赤兔宝马(又称江果帕哇)不小心踩死了一只青蛙。杀生有罪,格萨尔当时感到十分痛心,他立即下马,将青蛙托在手掌里,轻轻抚摸,并虔诚地为它祈祷,求佛祖保佑,让青蛙来世也能投生人间,并让他把格萨尔抑强扶弱、拯救百姓的英雄业绩告诉所有的黑发藏民。格萨尔还向天神祈祷,愿我的英雄故事,像杂色马的毛那么多,时代相传,永不衰竭。
    上天果然使格萨尔实现了这个心愿,使这个青蛙降生到人间,成为一名著名的"仲肯"--《格萨尔》说唱艺人。
    扎巴生前自报能唱42部《格萨尔》,从1979年开始参加《格萨尔》的搜集整理抢救工作,到1986年11月3日逝世,整整8年,8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坚持说唱,共说唱了25部,共770盘磁带,由西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录音整理,约有近60万诗行,600多万字。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现已正式出版了8部,其余全部记录成文字,即将陆续出版。专家们认为扎巴说唱本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整的一套说唱本,它凝聚着老人辛勤的智慧和艺术天赋,是他生命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
    除此之外,西藏年轻的女艺人玉梅自报能说70多部,现已说唱录制20多部。而老艺人桑珠自报能说近百部,现已说唱录制50多部,比扎巴老人还多,约为70多万诗行,700多万字,已整理出版22部,目前还在继续说唱录音。才让旺堆自报能说唱148部,目前已说唱录制10多部,出版2部。年轻艺人达哇扎巴自报能写120部,现已说唱录制20多部。这些都不是传闻,是活生生的事实。当人们问起他们为什么会讲这么多《格萨尔》故事时,巴仲艺人的回答是一致的,都是梦中神授的。一个目不识丁,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为什么能讲十几部甚至几十部、上百部,几十万行,几百万字呢?面对这种现象,有人感到疑惑,有人感到惊奇。然而,这些才华出众的巴仲艺人活生生地在你面前,生活在人民群众当中。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