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
人类社会的阴阳五行
墓地风水如何能让死者保…
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新新人类选择现在居室也…
法人类学基本范畴试论
保护古村镇与建设新农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最新热门    
 
保护人类所有的记忆

时间:2009-9-8 17:39:45  来源:不详
展的“两难”。

  辽宁大学教授、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这种保护和发展的“两难”其实还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对立起来的结果。“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发展,就能注意到,其实最好的发展不是推倒重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和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文化形式会逐渐消失,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我们不能没有历史记忆,传统虽然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经常被打破,但其中许多美好的文化内容不容打破,应该作为我们的文化记忆长久留存。”

  对此,乌丙安也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或群众都有权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少数民族不一定非要住在他们破旧的木屋里才叫原生态,北京胡同里的居民和所有人一样需要抽水马桶。“但是,在享受这些现代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把一切旧有的东西都推倒重来,让大量珍贵的文化元素和旧房子一样面临被拆的命运。”

  “我们的保护不是要让这些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们固守他们原来或当下的生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罗微博士说,“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一种文化的记忆,保护的目的应该是更加尊重他们的历史,尊重他们的创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是两条平行线

  在申办和组织此次“非遗节”过程中,成都市有关部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申办之初,成都市就设想通过举办一个盛大的节庆活动,“向普通群众展现成都、四川及至全国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普通群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有一个国际性的平台”。

  在“非遗节”开幕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副市长何华章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大小主要还是要靠其在群众中的影响来决定。“保护和传承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将保留下来的精华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来扶持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高丙中认为,这种大力宣传的方式在开始阶段很有必要,不仅可以引起公众的更广泛关注,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能见度”。

  “但是,我们也不能用繁荣和开发来代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是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以保持其原生态的面目不会受到冲击。”乌丙安提醒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两条线并存,一是继承,保持其特殊的文化样式的相对稳定性;另外一条就是寻找这些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通过改变和革新让它们得到繁荣和推广。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保护”应采取措施也规定,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可以采取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等方式加以保护。

  但是,在现实中,开发和保护往往不是并行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者,乌丙安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旅游开发和市场开发常常走在了研究和保护的前面。有时候,他们刚找到某项民间技艺的传承人,就有人告诉他们,人已经被某商业机构请走了,“等他们回来,他们的技艺和表演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看不清原来的样子了”。

  “旧的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记忆必须存在,但这种存在不应该仅仅是功利性的,有时候,过度的重视或者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破坏。”王文章提醒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建设性破坏和发展性破坏。

  要注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是最适合保护的地方。”乌丙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跟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差别,那就是它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在的基础就是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方式。

  他举例说,在侗族的大歌里面就包含着很多丰富的内容,大歌这种方式可以用于对青少年的教育,或者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在很多青年男女的恋爱中表现出来。“如果把它们拉出来进行表演,肯定跟原来生活中的东西不一样了。”

  高丙中也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东西是壮丽的、可以用来表演的,但这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老百姓自得其乐的“凡人琐事”,是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的。

  “一个项目被保护以及被保护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多的因素,是有其特殊性的,我们如果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形态中,就会发现,原来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要素还是公众的日常生活。”高丙中说。

  周小璞认为,文化的多样性有时候跟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