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光明牛奶也陷非法添加物…
中秋节,在物质的发展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
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
最新热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程

时间:2009-9-8 17:40:44  来源:不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程

孙法鑫

 

200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随着昆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代表作”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去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一年一次的“文化遗产日”;今年2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型成果展览”;今年6月10日为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一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话题沸沸扬扬,大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的氛围。

事实上,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国以来,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只是对文化遗产的称谓不同,没有似今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相对独立的范畴加以保护。而是以“民族民间文化”相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行抢救与保护。回溯起来,保护工作历程大致如下: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组织文化工作者对部分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包括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调查,出版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等。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

1979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发起“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工作。该项目是对我国民族民间文艺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和抢救。为此文化部决定并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于1998年成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要任务是全面承担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工作;继续负责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开展多方位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利用文艺资源优势及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