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
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
最新热门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矛盾的不可回避性

时间:2009-9-8 17:38:44  来源:不详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矛盾的不可回避性

   项  阳

    在当下各地组织申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们普遍重视的是某种具有艺术性和技艺性的主体,而较少关注其整体的文化以及这种艺术性、技艺性主体在其生成时的文化背景和当下文化生存空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不可否认,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组成中的种种艺术和技艺样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独立存在,但其生存与发展均离不开一定社会生存的文化土壤,离开了、或称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那么,艺术和技艺的花朵将会枯萎,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充分证明了的事情。
    近几年来,由于身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便利,我有幸参加了多次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讨会,并参与了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和相关申报文本的加工修改工作,还有就是参加了部分省市组织申报相关国家名录项目的评审。由于我的研究领域和带博士生方向是“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研究”,即从传统在当下活的样态的共时与历史上生发演化的历时相结合,这也促使我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不断进行思考。
    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条件,看到一些相关的申报文本与音像资料,结合一些申报项目在民间的实际生存状态,我以为有一个问题十分突出,那就是感觉到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称尚未有相对统一而整体的认识。
    我们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遗产的保护定位在“非物质文化”的范畴,而不仅仅在“艺术”和“技艺”的层面。我们的理解是,就概念说来文化与艺术、技艺相比较,应该是更为宽泛一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未直接表述为传统艺术或传统技艺,其称谓是具有深意的。文化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能够涵盖艺术、技艺,如果我们仅仅将保护的重点局限在艺术、技艺的层面,可能就会造成理念的缺失和整体把握的狭义化。
    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内核上来讲多数具有主体性,但保护就要涉及到整体,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保护主体而忽略了整体,则很难将主体保护到位。我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铅笔,写字时用笔芯这固然不错,但如果不是有外边的木质部加以保护,则铅芯很容易断损,也就写不好字。所以,笔芯和木质部成为一体,要保护就要整体,去掉木质部也就保护不好笔芯。就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来,不管它是属于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多是一种看似无形却有形的技艺作为主体,既然是一种技艺,则首先要看到其具有传承性,传承的主体当然是“人”,也就是说必须是有承载这些技艺的活体才能够具备保护的基本条件。当然还要看到创承这种遗产的生态环境,如果其生态环境和文化土壤已经不适应遗产的生存和承继,那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也难以逃脱消亡的命运。先民们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数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解了,能够传承到当下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者,它们之所以能够被传承到当下,恰好说明其生命力之顽强,折射出文化的传统,虽然有些已经濒危,这正是我们以保护的理念所要做的事情。
    有些被认定为“代表作”者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不尽如人意,已经呈现非主流、边缘化生存的样态,这不能不看到社会发展中人们理念的变化对这些历史上曾经是主流的东西所带来的冲击。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仅仅将目光盯在其本体或称其主体形态上,而忽略了其在历史上生发和演化过程中与文化空间和谐关系的把握,进而为其在当下的生存发展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空间,那么,我们对于这些代表作的所谓保护就是苍白无力的。虽然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不对症下药,其实际的效果与理想中的现实会有相当的差距。
    诚如大家所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强调世界范围内在科技高度发展、经济一体化、西方强势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的、具有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