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王宏刚:妈祖-中国海洋和平开拓的精神旗帜

时间:2009-9-8 17:40:35  来源:不详
恒价值的文化基因。
妈祖崇信所寓涵的中国文化基质使其成为中国海洋开拓的精神旗帜。
二、泽被四海:妈祖崇信的世界性传播与中国对海洋的和平开拓
妈祖崇信所包容的文化精神是跨地区、跨种族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与亲和力,成为其在世界五大洲传播的原动力。

(一) 妈祖崇信的世界性传播
妈祖从东南一隅的地方神,成为跨越五大洲的世界华人的海洋女神,与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同步。
妈祖本是民间神,因宋、元、明、清皇朝的多次敕封,而成为国家神,到清康熙朝以降,妈祖与黄帝、孔子同受国家祭奠。妈祖在中国的文化地位,也加速了妈祖在世界的传播。而妈祖受朝廷敕封,缘起与中国与高丽的一次友好交往。
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记载:宋宣和五年(1123年)“遣路允迪使高丽,中流作风。诸船皆溺,独路舟有神灯降于樯杪,飘忽二千余里,胶泊一岛。询土民是何神庙,民曰:女贞,莆田人,本朝都巡检林愿之女,生而神灵,能预言人祸福,矢心履救。没后乡人立庙于湄洲之屿。允迪至庙祭之,遂获安济。奉使回奏,敕授灵应夫人。”又(元)王元恭《四明续志》引程端学《天妃庙记》云:“神姓林氏,兴化莆田都巡君之季女,生而神异,能力拯人患难,邑人祠之。水旱疠疫,舟航危急,有祷则应,宣和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以八舟使高丽,风溺其七,独允迪舟见神女降于樯而免。事闻于朝,赐庙额曰‘顺济’。”此后妈祖就有了一定的国家信仰成分,其原因是她庇佑中国使节远航平安,保障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妈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以郑和七下西洋为契机。
据《天妃之神灵应记》碑记载:“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所载亦同。他们认为郑和本下西洋能在海上平安航行,主要靠朝廷的威福和天妃的保佑。因此郑和下西洋行前沿途要祭祀天妃,平安归来后要酬谢天妃。
郑和使古里、满刺加还,言神多感应,为此朝廷于永乐五年新建南京龙江天妃庙成,遣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告。永乐七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内官尹璋往榜葛剌国公干,祷神求显应。遣郑和和太常寺少卿朱焯传诣湄山致祭,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赐庙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岁以正月十五日,三月十三日遣官致祭,著为令。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御制《南京弘仁普济天妃宫碑》,对天妃保佑“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加以褒扬。此碑立于南京天妃宫内。永乐十七年九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来后,为了报答天妃护佑之功重修天妃宫于南京凤仪门外。宣德五年郑和出使西洋,舟师泊于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祠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护助之功,修饰天妃宫,郑和勒《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昭示永久,并植西域海棠。
湄洲屿为天妃升化之地,也是最早建天妃宫的地方之一,郑和屡次到湄洲天妃宫祈求天妃保佑。永乐七年郑和第三次奉使,途经福建时,奉旨到湄山致祭天妃。永乐间,“中贵人三保者下西洋,为建庙宇海上,大获征应。宣德六年郑和等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并府县官员诣湄屿买办木石,修整庙宇。
泉州为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永乐五年以奉使西洋太监郑和责令福建守镇官重修泉州天妃庙,自是节遣内官及给事中行人等官出使琉球、暹罗、瓜哇、满剌加等国,以祭告为常。
郑和与明朝对妈祖的笃信,加快了妈祖崇信走向世界的历史步伐。
2005年夏,笔者在建于公元一二六八年的太仓浏河天妃宫-郑和七次下西洋都要亲祭的地方-瞻仰妈祖像,感受到了妈祖凝聚的中国文化精神所创造的开拓海洋的伟大力量。
此后的六百年,是妈祖崇信不断走向世界的六百年,在近代华工出海的浪潮中,妈祖崇信的传播又掀起高潮,终于使妈祖足迹遍及五大洲的华人聚居地。
让我们聚焦世界主要的妈祖崇信地。
1、日本:明永乐二十二(1424)琉球国王在首府那霸修建的妈祖庙,妈祖被当地民众信奉;明洪熙元年(1425)特使紫山东渡琉球,后在琉球主持建造“弘仁普济宫” (天后宫)。明朝末年,莆田人林北山携7尊妈祖像只身渡海到鹿儿岛,定居片浦港,建妈祖庙,当地不少日本人开始信仰妈祖。长崎的唐三寺,为三座妈祖庙,日本人称为唐三寺,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东京、千叶、琦玉、大阪、歧阜、八重山等地都建有妈祖庙,华人会馆传承着天后圣诞盛典。
2、朝鲜半岛:汉城,釜山,仁川,平壤,新义州等地都建有天后宫,为华人社团与当地部分民众信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