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楼市新主角:从潜伏到活…
过年的风水禁忌和习俗
老北京过年还是那个味儿
“以意逆志”:从儒道佛…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
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
中国图书馆学:从模仿走…
揽镜自鉴:从域外汉文史…
最新热门    
 
过年:从传统到现代

时间:2009-9-8 17:40:37  来源:不详
愿其早生贵子。青年人还要放爆竹,祭祖道神(一种有很强咒力的守境神,也是有强大生殖力的农耕神),以求来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一年三熟(日语叫“三毛作”),故这活动叫做“三毛打”。十五日晚上,人们拆下门松青竹等年节装饰物,把它们堆成锥塔形,点火燃烧,作为火祭,而男男女女就围着这火堆烧烤象征着促进男女结缘的年糕,直到十六日火歇,人们才去休息。新娶或新嫁的人,则在这天回门。  不难想象,积极热烈参与这一活动,并真能彻夜不息的,必然是青年男女,而这三天的行事,本来就有祈求生殖、丰收和促进男女结缘的巫术意义,正月十五夜的围火烧烤年糕,不就成了他们自由交往、通宵狂欢的美好时辰了吗?
发自人内心深处的身心解放和能量宣泄的要求,是不可阻遏的,是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这应该是中日两国过年习俗中都包含有游乐、饮食和某种程度狂欢的根本原因吧。


三   过年民俗的传承与现代化

       任何民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的传承过程,同时也就是变异的过程,过年的民俗风习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无论中日,莫不如此。
        日本在明治五年(1872)以前,和中国一样,是过阴历年的。但从明治五年起,却改过公历(阳历)年,而将阴历年废止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变化,从此与中国每年过两次年有了区别。然而有意思的是,传统的过年习俗,从除夕到元宵的种种行事,如祭祖、迎神、守岁、拜年、发红包(压岁钱)等等,在日本却保存完好,只是把行事的时间移到了新历元旦期间而已(当然,日本的新年习俗也包含着许多新的时代因素)。返观中国,农历(阴历)新年始终比公历元旦受到重视,虽屡有新派人士表示不满,意欲取消阴历年,但民间不予理睬,故至今未能改变。  近年来,政府尊重民意,把农历新年(俗称春节)的假期定得与五一、十一两大政治节日一样长,都是七天,并采取不少措施,保证物资供应,特别是保证交通,让数千万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及时返乡过年,还花大气力组织春节文娱和旅游活动,这样,传统意味浓重的阴历年,比起只放假一天的公历元旦,就更显得隆重热闹,成为中国今日唯一能与五一、十一并列的民俗节日,三者构成了中国当代的“三大节”。可是仔细考察,又不难发现过年习俗在今天的中国,也发生着种种变化。正在从传统社会快步走向现代的中国,过年习俗一方面有所传承,一方面又不断发展和增添着新的因子。下面试从送灶、守岁、拜年、迎财神和过元宵等几个主要关目变与不变的各个侧面,对过年习俗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作一些分析。

1、 送灶
        腊月二十四送灶,至今仍是中国南北许多城镇乡村居民过年的第一个大关目。不过,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却很少或几乎不再进行(郊区农村除外)。关键是现代生活中的灶与炊,已与古代的土灶炊煮根本不同,灶王爷的地位变了,重要性减弱了,不但灶君,就是整个神鬼系统,与人的关系也不像古代那么密切了,城市人祭灶送灶以与天帝神鬼沟通的需要和热情自然大减。
        乡镇人们的送灶,其规模和虔诚程度,也有不小变化,总的趋势是变小趋弱。比如以前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俗谚,是对送灶时间有早晚这一现象的反映,也成了某种不成文规定,即官府送灶在二十三,民家送灶在二十四,生活于水上的船民需到二十五才能送灶。这种排序明显是标志着官府的霸权和社会的等级,也说明当时人对祭送灶神的重视——连贿赂鬼神,都要让官府优先!在陆地无立足之地的船民没有固定的灶,就被排在了最后。但是这种现象随着官府乃至当官人家对送灶的淡漠,早已发生变化。到了今日,官府祭灶已成历史,城市居民几乎不再送灶,广大乡间农村的送灶只是一种传统的、惯性的行为,又有什么必要、什么人来坚守此种秩序?当农村中更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祭送灶王爷将成为一种由祖辈传下来的陈年故事,将只剩下一句老话、一个概念而已,他们会更加无意也无法去认真执行了。人和神的关系,在现代生活中呈疏离态势,人更关心也更在乎的,是人自身,即使在传统的春节,人也不像从前那样把与神的关系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把与神沟通,求神“上天言好事”作为首要的、最重要的事来办。
        实际上,祭灶行事的变化并非从今日始,也非此一端。比如,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