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镇、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关于全县新经济组织、新…
关于全县街道、社区开展…
在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
乡镇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专…
乡镇2008年工作总结及2…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领导…
公安机关关于开展清理整…
乡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最新热门    
 
乡镇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1)

时间:2009-10-6 10:43:13  来源:不详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镇被列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为扎实推进我镇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中共临川区委《关于开展第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时间和范围

按照市区委的统一部署,我镇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9月开始,至2010年2月基本完成。

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有:各村支部、除中小学和卫生院以外的各单位支部。

二、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的“三保一弘扬”精神为主题,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突出“践行科学发展、实现‘两个富裕’、建设‘和谐**’”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镇的各项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努力打造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作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要求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着重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1、党员干部受教育。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规划未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科学发展上水平。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信心、增添力量,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3、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主要原则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要正确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对事关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努力提升新境界,形成新共识。

2、突出实践特色。在抓好理论武装的同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确定活动载体,把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改造主观世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