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假装看不见”何以惹争…
一女刺三官:公权何以虚…
最新热门    
 
文化何以成为经济

时间:2009-8-8 16:38:22  来源:不详
展的要素储备就越厚重。文化生产力,它把一切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精神与潜意识资本都视为自己的客体,显然,它打破了并超越了物质资本中仅把实物资本作为自己客体的局限领域或狭隘范围,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发挥提供了更加广大的资源源泉,使生产力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范围更加宽广,结合的形式更加多样,结合的效果更加多层面。文化生产力把一些具有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如历史文化建筑、神奇的民间传说以及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元素等都纳入自己的客体范畴和资源序列,并加以开发利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资源;另一方面,它通过开发“人脑”这个主体资源,促进人的创造力的无穷释放,实现“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转化,把这些资源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使之转化为经济资本。
  三是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文化生产力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是通过产业的融合和新建来实现的。文化生产力本身具有广泛的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它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可以同时与不同的产业产生关联,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能够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塑和新建,进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另一方面,它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解构,为传统产业增添新的能量。文化生产力通过渗透机制、转换机制、提升机制,实现对传统产业的解构。渗透机制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营销、市场、品牌、经营管理等环节,从而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对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以制造业为例,文化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附加值,也使产业结构趋于软性化。转换机制是指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向文化产业,从而加剧了传统产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传统产业内部自身的结构调整,达到移花接木的效果。提升机制是指文化产业通过提升工业、服务业的文化含量与经济价值,提升整体社会经济的质量,实现对传统产业点石成金的效果。
  在渗透、转换、提升机制的基础上,文化以多种产业的形式推动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有四类:第一,文化主导产业,即以文化作为主导发展要素的产业,在该类产业中,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技术、资本等其它要素服务于文化的展示和传播。第二,文化驱动产业,即文化作为重要驱动要素的产业,该类产业有自己的发展要求,但是,文化与其它要素共同构成了该类产业的驱动要素。第三。文化提升产业,即文化元素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此类产业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脱离文化因素也可以发展,但是文化元素加入后,会不同程度地提升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第四,文化渗透产业,即受文化影响较弱,文化影响力需要逐步渗透的产业。此类产业基本上属于纯粹物质性产业,且主要处于中间产品生产领域,与精神文化需求距离较远。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基本上根据这四类产业展开,走出了包括文化主导产业——文化渗透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主导产业——文化提升产业——文化渗透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主导产业——文化驱动产业——文化提升产业——文化渗透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具体路径。
  
  3.文化以产业化的形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正是文化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它越来越从意识领域走向实践领域,从精神领域走向物质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生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市场化程度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日益与市场和资本相结合。二是走向集中化。现代技术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标准化、集约化,特别是音像制品、报刊、艺术等可以通过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成为“文化工业”。三是形成国际化的文化市场。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四是精神生产在更大范围内进人物质生产领域。精神文化的创新转化为物质成果的周期大大缩短。五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界线日渐模糊,“经济人”不断地向“文化人”转变。也正是文化生产这种根本性的历史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力已经转变为更加体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使宗教、法律、道德、科学和艺术这些人类所拥有的特殊方式已经日益融人文化生产的全过程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2001年,澳大利亚文化严业增加值就达到118亿澳元,占GDP的比重为3%,居民用于文化和娱乐的支出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第2位,仅次于住房、水电和燃气的支出;美国在2001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 06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加拿大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英国更高,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比重超过11%,占GDP比重超过7%。
  应当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文化产业转化形式或者说是新发展的创意产业,在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十分“阳光”的产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来看,它是一种与文化紧密联系、白下而上的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部门成为早期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创意产业是源自于文化产业,同时又超越文化产业的新型产业形式之一,不仅包容了“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传统产业,还拓展了“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为营运方式”的新产业内涵。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产业形式,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占有份额和比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作为创意产业起步最早的英国,2002年,英国的创意产业创造了1125亿英镑的收入。就产值而言,创意产业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1997-2001年间,英国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年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2.6%的3倍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成为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平均为5%,而整体经济就业增长率则为1.5%。英国的创意产业是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1年创意产业聘用195万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3%,就业人数超过该国第一大产业——金融业。在美国,创意产业是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从1996年开始,文化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到2002年,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24%,创造就业岗位800万个,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创意产业也很有特点,其产业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
  
  三、文化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态势
  
  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相互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从总体来看,这种竞争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上,其背后实质却是文化的竞争,这也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新态势。
  从经济实力竞争方面来看,大力发展经济是各国的首选国策,争夺经济实力优势成为竞争的中心。从本质来看,这种竞争的背后,其实是文化的竞争。这可以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得到验证。信息经济、智力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正日益被各国所重视,它显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些新的经济形态,都是以知识、信息等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无论是其占有使用、生产配置还是交换消费,都离不开文化要素的参与,这样一种经济,应该看作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经济。谁拥有了这种文化优势。谁就会拥有赢得经济竞争优势的最牢固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力量。
  从科技竞争方面来看,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使它越来越参与到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重大问题之中,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当前,许多国家正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前沿阵地,争先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高科技的作用是巨大的,从经济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影响力,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威胁力,从社会发展而论是推动力。谁能夺得高科技发展的优势,谁就可能在经济上更加繁荣,政治上更加独立,军事上更加强盛,外交上更加有力,战略上更加主动;一句话,在综合国力上更加强大。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一种科技创新的群体意识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科技发展的土壤,没有这种文化的支撑,也就是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社会氛围,科技发展就会缺乏后劲。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竞争的实质,就是文化的竞争。谁拥有这种文化,谁就有了科技竞争的最深厚的基础和持久驱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和冷战时期相比较,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竞争领域从军事转变到经济、科技和文化;竞争的形式从有形和显性为主转向为无形和隐性为主;竞争手段从输出商品转为输出价值;竞争目的从谋求军事霸权向谋求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转变;竞争的焦点从军事力转向综合国力。竞争沿着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这样一种轨迹和路径演进。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想谋求世界霸权,实质是让世界认同其文化价值观。抢占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为谋取文化优势服务的,这也是其最根本的目的之所在。俘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灵魂是最大和最终的胜利。也正因为如此,以上这些竞争,总是围绕着文化这种“没有硝烟的竞争”而展开,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剧烈。
  可以说,文化力是一种可造就生产力的“生产力”,一种形成经济力、军事力、外交力的“软件”。总之,当今世界的竞争,总体看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竞争。
  也正是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很多省区,都纷纷举起了“文化图强”的大旗,旨在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力量,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甘肃省等都先后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教育强省”的旗帜,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助推文化的发展。这些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必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力量,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结束语
  
  历史是公正的,时代潮流也是公正的,它给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发展机遇。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大潮流为我们民族的复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舞台,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适应这一潮流,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必将赢得世界,赢得时代,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