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文化变迁与认同

时间:2009-8-8 16:38:30  来源:不详
都是祖先辛勤奋斗的结果。因此,对祖先的崇拜异常重要,每逢瑶寨有重要活动、时节都需要祭祀,供奉祖先。自然崇拜源于自然图腾,白裤瑶常年与自然界共生,认为万物有灵,“在白裤瑶胞的观念形态中,世上生物都有灵,死物有魂,人类就生活在神灵的世界中”。他们认为树木、山水、动物等都有神灵,可以保护平安、预测未来。如很多瑶寨门前都有苍天古树,被认为是有神灵;如碰到蛇进屋或晚上听到奇怪动物的叫声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需要请“鬼师”驱邪。鬼神崇拜在白裤瑶是极为普遍的,妇孺皆知。“鬼师”在白裤瑶基本上是成了一种潜在的职业,成为瑶胞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生病请鬼师“蛋卜”,葬礼、驱魔、降妖、算命等都需要“鬼师”。

  (四)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的维系。如果说白裤瑶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那么白裤瑶就积淀了深厚的原始和谐思想。白裤瑶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民族,原始的和谐思想至今成为维系瑶寨社会秩序的重要标杆。白裤瑶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但在社会秩序方面却显得十分和谐。一则白裤瑶胞对自己的生活总是充满幸福感,即首先在心灵上是和谐的。心灵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如柏拉图所阐述的,“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白裤瑶胞的心灵上是善良的,是追求善的,心灵上的和谐奠定了白裤瑶的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基础。二则白裤瑶胞勤劳、诚实、谦让、不偷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调查访谈得知,白裤瑶地区最近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偷盗的事件。从谷仓的设置或许可以反映出白裤瑶地区的良好社会秩序。同时,在白裤瑶胞看来偷盗是极为可耻的行为,是背叛祖先的恶习。他们宁愿借粮食(哪怕是十年还清)也不偷盗。白裤瑶也很少发生纠纷,即使有分歧也可以通过“油窝”来化解内部矛盾。在白裤瑶看来所有的白裤瑶胞都是兄弟姊妹,彼此谦让、包容、互助、大度,如果有人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发生矛盾会被族里看不起,会被认为小气鬼而受到鄙视。这是一个民族的人格精髓,它决定了该民族的行事风格和气派。三则白裤瑶的贫富差距不大,由于白裤瑶经济不发达,基本上都是小农经济,大家都住土屋瓦房,贫富差距不大,生活比较安逸。
  事实上,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没有外来文化的诱惑,白裤瑶的文化框架是极为稳固和有序的,社会的安定和谐的链条是无法打开的。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白裤瑶的传统文化悄然发生某些变化。文化变迁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文化认同危机也就成为白裤瑶民族的重要话题。
  
  二、文化全球化下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与认同危机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古老的民族开始苏醒,放眼看世界。一些年轻的白裤瑶胞开始走出瑶寨,他们到外地读书、打工、做生意等,接触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和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不断吸收外部的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等。同时,外来文化也逐渐开始进入白裤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安宁开始被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文化系统开始遭到解构,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开始发生裂痕。
  
  (一)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痕迹。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白裤瑶的文化观念、道德范式、生活态度等方面发生悄然的改变。
  1.文化观念的解构是白裤瑶传统文化裂痕的根本。白裤瑶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单纯的原始的文化系统,这种文化系统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或许是白裤瑶深居在大瑶山之中,有着天然的生态屏障,或许是本民族强烈的文化观念及高傲感,人为地阻隔了白裤瑶文化与外界的联系。以通婚为例。传统的白裤瑶具有不与外族通婚的文化观念,与外族通婚会遭到本族的阻挠、讽刺和轻视。然而,随着白裤瑶青年外出读书、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不与外族人通婚的观念逐渐被解构,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活,而非民族观念。目前白裤瑶瑶寨基本接受了白裤瑶与外族通婚的现象,族外通婚的现象也逐渐普遍,只有一批老人比较难以接受。传统的文化观也逐渐失去了核心价值作用,许多白裤瑶胞都开始接受并采纳其他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的缺口一旦被打开,白裤瑶的文化价值观、生活观的解构也就无法避免。
  2.白裤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范式的解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白裤瑶的风俗习惯、生活观念逐渐发生的改变。电视、电话、收音机逐渐走进白裤瑶胞的家庭,成为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许多年轻人也不太经常穿白裤瑶的服装,开始穿上汉族的服饰甚至是非常流行的服饰,这种现象在白裤瑶家庭里得到接受。单亲家庭、隔代扶养、孤儿等现象的浮现使得白裤瑶传统文化的作用开始退化。更可怕的是,“六合彩”的魔掌已经开始伸向这块宁静的土地,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六合彩”的传单、报纸、书籍等在广西南丹县里湖圩出现,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淡化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梦想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这种心态在里湖圩有一定的市场。个别的村寨也出现过相关的资料,这说明在这古老民族的土地上正悄然地发生巨大的文化变迁。
  
  (二)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白裤瑶传统文化的解构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白裤瑶胞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二是白裤瑶文化认同的异化。认同危机的产生将无法避免。
  1.白裤瑶胞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质疑。由于文化分离感、自我疏离感、社会孤独感等,从而导致瑶胞文化认同困惑的产生和质疑。所谓文化分离感是指称母体文化而言的,是指“个体因环境的变迁而引发的对母体文化的一种疏远的感觉”。文化的变迁使得许多白裤瑶胞容易感觉传统文化约束力的乏力,外来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适用性,因而在外打工、读书、上班的年轻人往往认同外来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上更加表现出“现代化”的模样。因此,文化分离感就由此而生,文化分离感越强则表明离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远;反之亦然。文化分离感容易导致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我分离感的衍生。即“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存在某种差距,因而使个体对自我及其行为产生陌生的感觉”,现实中的个体往往与理想中的个体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完全相分离,甚至是“二律背反”。当白裤瑶的传统观念与外界观念相碰撞的时候,白裤瑶胞的个体理想往往在这个大碰撞中失去定位,身处异质的文化背景下,要寻求同一个理想是十分艰难的。所以,有的人就会感觉到自己行为的陌生性,甚至在一些行为与白裤瑶传统文化完全背离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分离感就越显得明显。导致了一部分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困惑,即在原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与外面的文化世界极为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等。他们在外界多样性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游离。经常产生困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困惑,也对外界文化产生困惑,自我认同的危机不断增加,社会孤独感就油然而生。
  2.白裤瑶文化认同的异化。主要表现在白裤瑶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难以维系,而封建迷信却有超强的生命力的“怪异认同”现象。“怪异认同”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隐退、弱化;二是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并非是社会主流先进文化占主导、而是亚文化占主导地位;三是对封建迷信的认同依然十分稳固。换言之,外来文化中的亚文化逐渐代替白裤瑶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成为瑶胞认同的一个趋势。在白裤瑶地区可以非常奇妙地发现。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白裤瑶一些传统逐渐失去瑶胞的认同,传统的优秀道德、民族习俗逐渐淡化,白裤瑶的民族特征也逐渐模糊。然而,封建迷信确有超强的生命力存在,至今仍然在白裤瑶胞心中占据神圣的地位,占卜、算命、鬼师、巫婆在白裤瑶胞心里是极为稳固的,有的人生病是先找鬼师而非医院。很多白裤瑶胞认为,一个人生病是因为有鬼作怪,或中邪,或被什么东西粘上,或缺“阴粮”。需要找“鬼师”来“蛋卜”、驱魔除妖,或按照“鬼师”的指示去添“阴粮”。这种“异化认同”使得白裤瑶胞的认同危机空前增加。
  
  三、保护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的建议
  
  白裤瑶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空前增加使得保护白裤瑶传统优秀文化和增强认同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新时期,保护白裤瑶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认同,必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推进白裤瑶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
  
  (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推进白裤瑶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解决民族的一切问题关键在于发展,一切民族的发展最根本是要靠发展经济。保护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最根本的是要发展民族经济。让白裤瑶胞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当前白裤瑶民族仍然生活在比较贫瘠的深山,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道路交通极为不便、饮水比较困难、住房陈旧不堪、危房仍然存在。政府要积极采取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力度推进白裤瑶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让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才有物质保证。
  
  (二)大力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是支撑。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保护与认同需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造就一大批的民族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1980年10月9日。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和繁荣发展,需要大批建设人才,必须发展各类学校教育。”发展白裤瑶地区的民族教育是推进民族认同的根本,必须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扶贫攻坚战略,大力推进“扫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等建设,让白裤瑶的群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音乐、舞蹈、节日、习俗、道德等,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培养一大批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民族队伍和干部,作为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中坚力量,也是白裤瑶民族文化认同的表率和载体。充分发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功能,提升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开发力度及濒临灭绝文化的保护能力等,不断整理、保护白裤瑶的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生态建设。
  
  (三)大力推进白裤瑶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是保障。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发展,保护白裤瑶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靠发展,即不断发展白裤瑶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推进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白裤瑶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民族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世界更加了解白裤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也推进白裤瑶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在多元文化汇聚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基因,不断革除陈旧的文化因素,适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大力开发白裤瑶民族服饰产业,推进白裤瑶民族服装、装饰品等产业发展。当前白裤瑶的服装制造仍然处在自然发展状态,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缺乏市场意识。白裤瑶的民族服饰及其装饰品制作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推进白裤瑶民族服饰的产业化进程是保护白裤瑶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举措,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让白裤瑶群众切实感受到本民族服饰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四)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是重要发展路径。文化的认同源于文化本身的自信心。增强白裤瑶文化的认同必须首先要确立文化自信心。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正视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参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而非消极地应对甚至是保守退却。新时期,发展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要积极与社会先进文化相适应,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协调。因此,必须要积极吸收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不断革新白裤瑶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文化,进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