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和谐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时间:2009-8-8 16:38:30  来源:不详
、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既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1、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所以能赢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要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个重点,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好地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要注意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协调性,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参与改革、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着眼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力推进内容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和评价标准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式样,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3、着眼于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决定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传播。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战略重点,遵循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科学技术对于提高文化生产传播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