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人类社会的阴阳五行
口头禅解读你内心世界
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新新人类选择现在居室也…
法人类学基本范畴试论
保护人类所有的记忆
“虎日”:一项关于戒毒…
中国人类学世纪回眸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
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中国史…
最新热门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

时间:2009-8-8 16:38:56  来源:不详

  [摘要]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加了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国的昆曲首次进入2001年第一批保护名录,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第二批代表作名录,中国的古琴艺术也获当选。两年一次的评选工作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欢迎。据悉,中国各地对于申报的热情非常大,以至于各地仍在发掘、征集、论证新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项目。在这种热情的背后是否真的是对于文化的保护,抑或是有着其他利益的驱动?笔者拟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人类学的诸问题,跟中国文明的关系作一个探讨。目的在于:不要将这个有意义的申报工作变得庸俗化。

  [关键词]口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明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遗产而言的。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类文明遗留下来的文化财产,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对人类的整体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这种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比比皆是,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等这一类古代建筑和文物都属于通过人工创造的遗产。长江三峡、黄山、三江并流等等又都属于自然遗产。但是,这个公约不适用于非物质遗产。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提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制订有关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各个方面的国际标准文件。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这也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的由来。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在长时间的自身发展中慢慢形成的精神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群体性、独创性、完整性和民族性。它在公众的集体创作中表现情感、宗教、礼仪、娱乐。
  以下,我想从传播媒介、形式、功能和作用、与当地文化的联系、传承的延续性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传播媒介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首先要探讨的是它的传播媒介,这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差别。非物质文化通过媒介才能够产生和存在,而只有通过媒介,非物质文化才得以继承,同时也有可能得到保护。在运用媒介工具方面,仔细分析,在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这两者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别。
  
  1.口头文化遗产的媒介
  口头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人类的口头传播。有的人将之翻译成口述,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口头还包括了口头演唱。并不局限于叙述。其媒介工具是人类的口,也就是由人的这一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进行有序组合具有意味的内容,其中包括用口来表达的语言,叙述的故事、史诗,用口头进行传唱的民歌、历史故事,用某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来进行信息联络、传递消息、暗语。围绕着口头表达这一特质,可以引申出很多形式。西方的口头传说故事,史诗,吟唱诗人的作品都属于这一类。虽然当时没有用文字传下,但是口头传说这一个最古老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古希腊人的历史可以代代相传,并成为后来用文字根据传说而记载的正史。古希腊同时还有很多的口述历史,其代表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着重的就是口述,究其原因是因为古希腊拼音文字是后来借用腓尼基人契形文字为源,故此西方的口述历史特别发达,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历史。古希腊的口述史诗和吟唱文学,都属于人类的口头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将人类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完整地保存下来。
  “故者,古也。”(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的讲故事就是讲“古代的事”,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口头传承。但是在中国的殷商时代,文字的发明,使记录古代事迹的口述故事可以通过文字保留下来,后代历史学者往往又用修史的方式改造远古传说,成为所谓钦定正史,于是口述历史的传统就不如西方那样发达。这也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显著不同点。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古代典籍中找到这种传说的痕迹。保存到今天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的《国风》部分,就是用口头传唱的一大批民歌。传说周王室每年春天要派“行人”“道人”(专门为王室采集民风的史官)到十五国民问采风,采集民歌,用来献给官府,作为一种对老百姓的民意调查,让统治者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风”既可以作为风俗民情讲,也可作为讽谏时政之说,由国风可见民间生活。这种民歌也就是现代意义的口述史诗,口头创作的历史。传说周代的民歌成千上万,孔子将其中的三千余首进行删改编辑,选其中三百零五篇,作为一种经典定本,这就是《诗经》的由来。本来是活泼泼的口头传唱民歌,经过一番删改之后就变了样。“诗言志,歌咏言”。
  原本是最早的人类口头文化遗产。但是经过孔子改订写成书之后,就变成了文字材料,虽然这样一来流传保护就容易多了,不过也失去了它的口头性、民间性和完整性。历代皇朝都要将这部书作为官方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工具,乃至注家蜂起,各种说法迭出。今天流传下来的《诗经》,它的原始面貌已经起了变化。从经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儒学思无邪的教材,从文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诗集,从史学的角度看《诗经》是一部周代的历史,但当我们从传播学、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它又是一部非物质遗产转化为一部有形的文化遗产的典型例子。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就是人体。用人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的动作构成了各种形式的表演内容。它包括下列诸方面:
  戏剧表演、舞蹈、宗教礼仪、节庆仪式、传统的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崇拜天地自然的形式。请注意,这些用人体进行的各种动作都有它的文化意味,也就是这些动作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着某种宗教信仰、礼仪、传统生活和历史延续的需要而作。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舞”字了,写成一个人双手举着火把在跳跃,那是远古时期人们节庆时的舞蹈。今天的彝族火把节、纳西族围着火炭跳舞,保留着这种远古意味。他们跳舞都有着某种意义。或庆祝丰收,或祭神祭祖宗、或崇拜天地,也就是古人说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比起口头文化遗产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似乎更难界定。有时候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织在一起。例如在中国贵州民间文化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傩戏,表演者戴着一种色彩丰富、奇异夸张的面具进行表演。这种面具可以单独看做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的一种木雕刻品甚至也可以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但是它在傩戏中成为一种道具。那么它究竟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呢?
  我们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必须要将其置于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考察它的功能以及在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同样是傩戏的面具,如果单独考察,可以说它是物质的,但是当这种面具一离开傩戏的具体文化环境,就不再是傩戏中的有意味的形式了,而变成了另外一件工艺品了。由此,只有将面具统一于傩戏中才会成为文化现象。而傩戏当然也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将这口头传唱和人体表演两种媒介形式结合起来,就成为有较高艺术的戏剧。在中国,戏剧的产生比较晚,西方崇尚模仿说,从古希腊开始就有着完整的模仿真人的雕塑,同时他们还在祭酒神的时候狂欢作乐,成为最早的歌舞的起源。宏伟的剧场成为古希腊歌剧表演兴起的重要原因。上万人围在一个圆拱形剧场中观看真人的模仿表演,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
  中国早期的表演都是在宫廷中进行的,适应皇宫的需要。这种小范围的私密性的表演很快就失传了。传说中殷纣王设酒池肉林,“大置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长期以来人们注意这段文字描述殷纣王让男女裸体追逐,荒诞淫荡,但没有看到这本身也是一种乐戏,而且就是一种地道的奢华表演,可称得上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脱衣舞,而酒池肉林很有可能是一种布景。但是这一乐戏却失传了。真正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而且可以流传到后代的是为广大民众观看的戏剧表演,差不多到南宋以后,中国的戏剧才开始登上舞台。这也成为中国昆曲的起源——南戏得以壮大的第一步。用口头吟唱同时在舞台上表演,加上音乐和剧情,这种集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艺术表演,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文化的嬗变是很快的,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但是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却是相当稳定的。因为由口头和人体作为媒介的文化,口耳相传,在一种静止的范围中世代继承,除了一些局部的修正之外,在很长的时间中可以保留下来。
  
  二、形式
  
  与雕塑、建筑、绘画等物质的文化相比,用口头和人体作为媒介创造的文化艺术,它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首先它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这种动态艺术在提炼生活的真实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运用人体主观的创造能力,连续地、变化地直接向观看者传送一种凝缩的自然。众所周知,人对于世界万物的美感,直接来自人体本身的构造。曲线、柔软、刚强、色块,黄金分割律,无一不能在人体本身找到美的源泉。如果说物质性的文化只能在静止中找到美的享受,那么,人体创造的艺术,则是以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变化创造了更为强烈的美。
  其次,人体包括口头的吟唱,是一种声音和动作的配合,经过提炼的韵律感非常强烈的乐声使人体活动创造的艺术达到一种交融酣畅的境界。声音在早期人类的原始歌舞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了早期中国人的歌声。根据《礼记·乐记》记载,远古时期留下来的最早的歌只有两个字:“候人兮猗。”(《札记·乐记》栽涂山氏女歌)就是这两个字:“候人”,白描、平凡的语言,一旦加上了强烈的语气词“兮猗”之后就变成了抒发心中等待伊人归来的歌声。语气词在抒发人的情感中加强了要表现的内容。鲁迅这样描述了中国古代歌谣的诞生:“在昔原始之民,其居群中,盖惟以姿态声音,自达其情义而已。声音繁变,寝成言词,言词谐美,乃兆歌咏。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郁于内,则任情而欢呼;天地变于外,则祗畏以颂祝,踊跃吟叹,时越侪辈,为众所商,默识不忘,口耳相传,或逮后世。”在强烈的歌声中配以人体的舞蹈,正是“言之不足则长言之,长言之不足则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礼记·乐记》)于是真正的人的载歌载舞就出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