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与市民文化

时间:2009-8-8 16:39:38  来源:不详
摊,连环图画,十个铜板看全套,《西游记》、《封神传》、《渔光曲》以及各种中西旧书,廉价出售;街头的抗日美术展览会,十九路军的抗日图、八仙打麻将图、西湖风景图、美女出浴图同时刊登,是人人看得懂,人人买得起的美术品。
  其次,是民间艺人的表演。第103期《上海街头文化》的图文文本里,介绍了民间艺人的营生手段。街头置摊代写书信是上海街头文化的一种表现,每封小洋一角,佣妇、工人是他们的常年主顾;还有一种街头舞台,是民间艺人表演的场域,第75期刊登了民间艺人在街头的马戏表演,“咱们的马戏,不用买票的,末了大家帮帮忙,给一两个铜子儿。这也是咱弟兄们的血汗呀!”在街头搭个台子,开始演唱戏剧,或者刊登西洋影戏的图文介绍,“有钱人的影戏院也和咱们不相干的,咱们的影戏,哪——就在这小箱子里,一个铜子看三套,洞里瞧瞧,西洋人大打架”,钻进洞里去拉洋片、看西洋镜,是街头孩子最喜爱的娱乐。《良友》一头连着中上层市民消费文化的价值理念,一头连着下层民众街头文化的公共空间,将街头的商贩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合在都市文化的背景里,体现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现代性的空间想像中,对下层市民生活方式的整体建构。
  
  江湖游民与乞民:街头行骗与乞讨
  
  “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它一面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一面制造出普遍的贫困,规模之大和走投无路的程度都是欧洲历史上不曾有过的。”1933~1934年中国农村出现恐慌,因此,耕地与离村失业农民的数目越来越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大约有20000到25000名职业行乞者”。乞民便成为了街头独特的职业人群。
  自“八一三”战事发生以后,杨树浦、闸北、曹家渡沦为战区,而上海的工场多在这里,工人拖儿带女从战区逃出,一部分逃到了南方或租界的收容所,一部分沿街乞讨。据记载,当时公共租界收容所共191所,收容难民共95 000余人,法租界收容所共42所,收容难民共47 000余人,两租界共有难民142 500余人。“吃饭难”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困境,《良友》关注民生的媒介主张和新闻敏感,屡屡不断地将传播视野置于战争环境中市民的生活。第163期《饥饿线上——孤岛街头的阴暗面》刊以四个版面的篇幅,介绍孤岛难民流落街头的生活图景。第一幅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左手提着篮子、右手握住铁钩、弯腰拾取别人遗弃的香烟余尽的巨照,他终日踟躇街头,将所拾烟头转卖出去,江湖术语谓之“捉蟋蟀”。第二幅是一少妇背着孩子沿街叫化,第三幅是小孩背着比自己还要大的篓子,在街头拾取废纸。接下来是主妇从菜市场拾取残败的碎叶、被迫弃学的孩子在街头作“告地状”乞钱、捡垃圾以及囤户用大车载煤经过洒在街头的遗屑的图景。
  此外,还有闯荡江湖的游民。第30期《十字街头——平民生活写真》栏目刊登街头算命的图片,认为“算命也是街头的一个生活镜头”,通过这扇窗子,可以窥见上海都市繁华背后的贫穷与愚昧。第119期《世上无如吃饭难》里介绍算命先生在街头摆摊营业,一副是“读熟了几本麻衣柳庄的相法,就用了他的‘铁嘴’去养活了自己的肉身”,一副是在摊位的上方标贴“布穴神相问津处”,摊主“用一点奇幻的魔术招引了路上的匆匆行人”。更有甚者,第168期以《街头预言家》为题,刊以4个版面的篇幅,运用15幅图片,描摹了预言家的千姿百态。第一幅占用半个版面,为星相家门户的标准装潢,门户两端贴有一对联“命合婚选吉,相六书论字”,门口立有一招牌,上面写着:推命谈相,占课论字,请进内室。天台山人谨白。招牌后的大门贴满了各种告示,其中有一醒目者,是“欲问津者,请推此门”字样,能帮助指引富贵功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全国最文明的所在,即最开通最不迷信的所在。然而,星相家以及拆字先生,又是上海比别处更多。更奇怪的是,他们多数是在上海的租界上。由此可见,“上海有阴阳面,阴的就是这些星相家和拆字先生可为代表,阳的则只有物质文明可为代表,真正的精神文明还只是一线曙光而已!”一个国家的现代性,最重要的是民众人格和精神的现代性,《良友》在此昭示的是:上海远没有完全现代化。当精神现代性落后于物质的现代化文明时,它也只是具备现代化的躯壳,而现代化的灵魂却仍然在黑暗中徘徊。
  
  人力车夫:街头谋生
  
  黄包车夫的人员队伍,绝大多数是直接从贫困乡村来城市寻找生路的农民。据雷景教《上海杨树浦人力车夫调查》记载,1929~1930年间对杨树浦100名人力车夫的调查中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出生于上海;85人曾是农民,因闹饥荒而背井离乡;9人是孩提时随父母逃荒而来;2人曾是当兵的;另2人为躲赌债而离乡。朱帮兴等《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中转载,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海总共大约有黄包车夫62 000名,30年代晚期到50年代早期,上海的黄包车夫近100 000名,他们为了25 000辆出租的黄包车而拼命竞争着。
  《良友》第164期认为:“他们以驴马般辛苦的血汗,换取最低廉的代价,以最低微的收入替自己及家人适应都市的消费而生存。不论寒暑风雨,他们整日踟躇街头,有主顾的时候固然要跨开脚步奔跑,即使没有主顾也得踱来踱去寻觅生意,他们练成了一双跑不倦的腿,更练成了一个不需要很多营养便足维持生命的肚皮。”第164期《都会的人马》刊以3个版面12幅图片,展现了上海人力车夫的劳苦生活。十多小时的奔跑仅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累了,抽吸从地面拾起的香烟头;困了,就在车旁打个盹;饿了,去街头廉价的小摊吃个半饱;夜晚回到狭隘陋巷的仅足容身的小屋里,检点一天的收获,扫数交给自己的女人,却才是一天的粮食钱。
  《良友》在图片的设计中,整合了黄包车夫活动的信息内涵,具体化了上海街头黄包车夫的生活图像。
  
  三、比较传播与平民化叙事:《良友》的图像传播技巧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良友》运用最多的是比较的传播技巧。如运用明暗对比的传播方式,将上海大都会的矛盾做了视觉传播的意义生产。第74期《都会的明暗》主题演绎中,刊以两个版面12幅图片,构成六对对立着的生活与消费。“有人在华堂欢宴,有人争先恐后地但求分到一碗稀粥”,图片中食客围桌而坐、面对佳肴的高雅谈姿与街头难民手持一碗争抢稀粥的情景,一样的热闹,不一样的心情,“吃酒席的人们,而又嫌菜肴不佳,要掉换吃西菜的滋味。其实上海正多着一般欲吃剩菜而不可得的人。”而“在跳舞场吃大菜,一客大菜花几十块钱的不算一回事,甚至于到广东菜馆里吃一桌酒席要二百多块钱的,也常常有得听见。但是我们到冬天,在报上又常常看见施粥厂里每天有几千人到那里去吃施粥,还有许多人要米票子……有的甚至于连三个铜子一块大饼都买不起,因此只好挨着饿。还有的跟着娘姨后面到小菜场去拾白菜皮,把菜皮拾回来下饭充饥。”这是“食”的矛盾。从国泰大戏院出来的看客,衣着毛皮大衣,有点不习惯外面的寒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衣衫褴褛单薄且饥饿难耐的乞民是如何寒冷的滋味,“天气马上冷了,有的穿的大衣皮袍子,而犹认为不能御寒,还要烘火炉,可是在冰冻下雪天,十字街头,正有不少单衣薄服的人,被北风剥食着”。这是“衣”的矛盾。《良友》第74期继续介绍:“到旅店开房间打牌的多是原本有好房子住的人们,住茅舍的人们便只好一辈子住着茅舍。”这是“住”的矛盾。“跑狗场的狗儿们有福了,他们的享用百倍胜过街头的可怜的野鸡们。”“有人宁愿豪爽地在马场里花去了整千整百的银子,而对于叫化子却非常吝啬地甚至不肯施舍一个铜板!”“幸福的人们在舞场,软玉温香满怀抱”,而“倒霉的人们在路边,死劲地拉,拉着笨重的货车”。这是娱乐享受与艰难求生的矛盾。
  《良友》第159期《上海的两面》刊登一系列图片对比:一面是高贵的整齐公寓,一面是拥塞的杂乱陋巷;一面是于富丽堂皇的黄金大影院里欣赏贵族艺术,一面是于露天杂院堂站着自娱自乐的杂耍;一面是戏馆前争取精神享受,一面是米店前争取今晚的基本粮食;一面是威风凛凛的大出丧,一面是凄惨冷落的穷收尸;一面是绅士的夜宴,一面是街头上的便餐;一面是水门汀上乞丐儿权宿一霄。《良友》充分展示了矛盾的上海——富人的天堂和穷人的地狱。
  对上海街头文化的全力营建,还体现了《良友》媒介文化视野下移的传播技巧。它以画报的特殊承载方式和图文并茂的传播技巧,设置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议题,在绘制中上层市民摩登生活蓝图的同时,隆重地构建了下层市民生活和风俗的公共空间,以及由此而来的街头文化。它曾设置《十字街头——平民生活写真》专题栏目,在第23、30、39期及第103期《上海的街头文化》和第112期《街头巷尾》等报道,集中营建了街头文化在小商品市场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谋生等各种活动场所的多维成分,如果说当时风行于上海并以传播中下层市民生活与价值观为文化特质的小报,是平面化、感性化地解释上海,那么,《良友》既有平面化的关于上海文化的故事叙事,又有立体化的关于文化构成要素的理性解剖,它是在图片编辑思维的意识形态领域完成前者,在文字的道德评价话语中实现后者。
  “做大众的良友”是《良友》一贯的办刊理念,它不仅自觉关注下层市民街头的平民化生活,而且采用“新闻报道加小说花腔的语调”叙事,在下层市民个人物质生活以及谋生样式等具体问题的图文解释中,构建与中上层市民相对立的生活空间,体现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化主体——市民的终极关怀,生发出上海街头文化的地方主义色彩以及对都市文化的天然重构。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