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华民族进化(演化)模…
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
一座城市没有博物馆 就…
被裹挟了的民族主义
赤裸的民族——汉民族文…
民族复兴的布衣之虑
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
回龙顾祖的香港岭南山系…
我们民族的节日,万岁!
五种丛书:为各民族立传
最新热门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时间:2009-8-8 16:39:39  来源:不详
来说”的较量。对此,笔者认为,不管是土著也好,还是外来也好,或者其他来源说也好。在研究岭南诸民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须明确的三个基本事实。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最终形成都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先民族群发展而来的,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定融合了其他族群,以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体形式,最终发展成单一的民族共同体;二是岭南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有古人类生活,如距今4万-5万年的“柳江人”和距今7000-9000年桂林“甑平岩人”等,他们都岭南地区的土著原住古人类,后来在岭南生活的族群多少都与他们有渊源关系;三是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都有中原族群迁徙到岭南地区,而现今居住在岭南的各民族,在历史上最晚形成单一民族的要回溯到元明时期。另外,近年来,分子人类学在研究诸民族的族源、迁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广西融水草苗的复杂遗传结构再次提醒学界:中国的民族交流是频繁的,在族源上有其复杂性。因此,在岭南各民族族源研究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要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这个问题,尤其是分子人类学的科研成果。
  
  注释:
  ①费孝通.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广[J].新建设,1959,(01).
  ②粟冠昌.关于壮族族源问题的商榷[J].民族研究,1959,(9).
  ③李富强,朱芳武.壮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391.
  ④陈晶,李辉,金力等.壮族Y染色体分型及其内部遗传结构[J].遗传学报.2006.33(12).
  ⑤张 民.侗族史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1987,(03).
  ⑥高路加.关于水族来源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0,(03).
  ⑦李永念,左丽,文波等.中国布依族人的起源及迁移初探——来自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线索[J].遗传学报,2002,29(03).
  ⑧李甫春.“冬”与仫佬族源流追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⑨董永利,杨智丽,石宏等.云南18个民族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单倍型频率的主成分分析[J].遗传学报,2004,31(10).
  ⑩高路,董永利,郝肇菁等.云南16个少数民族群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J].遗传学报,2005,32(02).
  [11]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02,(04).
  [12]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02,(04).
  [13]李辉,金力.遗传和体质分析草苗的起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14]李永念,左丽,文波,黄微,金力.Y染色体单倍型在贵州苗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02).
  [1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28.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