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明清男色成城市生活美学
狐评古典小说《镜花缘》
从小说《五行神话》说阴…
明清潮汕部分名墓情况
历经元明清代 祭祀成吉…
烟袋斜街明年重现明清街…
组图:明清两代“服妖”…
论章回小说中的人格悲剧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
最新热门    
 
明清小说外围论(一)

时间:2009-8-8 16:41:20  来源:不详
否定的规律,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市民意识的幼芽是在板结厚硬的封建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它的顽强生命力给人以启示:任何一种古典文学样式自身的发展,很大程度要受其民主性因素的支配。宋元话本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开了通俗易晓的白话小说形式的先河;破天荒地把劳动群众当作正面歌颂的对象引进艺术殿堂,表明文艺走向了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历史道路。它的出现为后世涌现出一批充满民主活力和艺术光彩的优秀作品开了一个泉眼。带动了明后期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直接影响着《水浒》的成书;启发了《金瓶梅》和不朽名著《红楼梦》对家庭题材的描写。它又为戏剧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提供了借鉴,共同形成元明清文学的主流。如果说晚清时期围绕着文以"载道"或文以"言情"的争论,其意义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那么,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是封建的载道文学向近代的言情文学过渡的标志。它是宋代理学喧嚣中的一声清钟,是封建文苑爆发出的第一朵迎春花,是黎明前来到东方天空的启明星。

  3、《雪月梅》创作意蕴和时代背景探释

  取法《金瓶梅》以主人公姓名联袂成书名的《雪月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失于脸谱化,这大致是其主要弊病。可是,《雪月梅》艺术地再现了嘉靖间朝廷与百姓抗倭入侵的史实,诚不可多得。雍乾间,新起的殖民主义国家觊觎我国领土,蠢蠢欲动,触发了国人在小说创作上前事之师的描写,其中当属《雪月梅》篇幅浩大,具体生动。然而,《雪月梅》并不是为救国救民,欲振聋发聩;出于愤世忧时,才借古谕今的,深谙背面敷粉之法的作者苦心经营的是什么?

  (1)纸上"黄梁"的由来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一群人伴随其主子活跃在社会舞上,这就是谋士、门客、幕僚阶层。这个特殊的文化阶层,在思想层次上属于怀荆负璞,有志于大济苍生和鸿国之志的精英人物阶层。从人格特征上看,他们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不同流俗之士,却又把理想寄托在君主统治这张皮上,为了登上施展浑身解数的舞台,必须首先在高门大户的屋檐下找到立足之地,以抛售智勇,促成自身价值的实现。再从他们的社会功能和自身归宿看,其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客观因素,如必然的因素:一个需要巨人又产生巨人的时代;又如偶然的因素:不但腹中要有计,而且身外要有遇。受困于种种羁绊,他们的命运常常是主客观相脱离的,悲剧式的。其结局不是因功高震主,"狡兔死,良狗烹",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史记以文运事,《水浒》因文生事"(金圣叹《水浒》"读法")。同样是因文生事,言情小说不同于讲史可以"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章学诚《丙辰札记》);亦不象传奇、侠义,可以进行更多的"设幻",它的题材虽为最贴近时代的市井生活,却与朝廷大事和政治形势保持了相当的距离。《雪月梅》可以说是有悖于常规的。它以岑秀与雪姐、月英、小梅三位小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偏偏不入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的窠臼,展示的是从边防到内地纵横八百里的广阔天地,蕴动着的是从朝野到敌营四海翻腾的战争风云。声势之浩大,犹如海啸山呼;人物声口的逼真,又有如古时善艺者上乘的口技表演。其前朝史事出神入画的借用,生动地实践着"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由我"。(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的原则。显然,作者是把时代背景当作人生戏剧故事的舞台来搭建的。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人物原形,正是那些不甘被埋没;抑或孤芳自赏,陶醉在往日的才华横溢中;抑或抱憾与明君失之交臂,怀才不遇;抑或"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苏轼《论贾生》)的失志文人。而幕客、谋士又不同于一般失志文人。他们在总体上具有依附人格,带有更多的愚忠色彩。但即便有大树作盖好乘凉,却又被浓荫遮蔽了自由伸展的空间。《雪月梅》创作意蕴可从作者身世、董孟汾的释评及小说本身窥见端倪。
  抒怀之作与游戏之说。《雪月梅》开篇有诗曰:"盛世雍熙崇礼乐,万方宁谧戢干戈"。"野老清闲无个事,拈毫编出太平歌。"月岩氏"读法"亦称:"凡此作者必有缘故,《雪月梅》却无缘故,细细看去,是他心闲无事,适逢笔精墨良,信手拈出古人一二事,缀成一部奇书。"似此,《雪月梅》被标榜成自娱的游戏之作。然而,就在同一篇"读法"中,月岩氏又自相矛盾地举司马迁:"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作也"为证,料定作者"胸中别有许多经济,勃不可遏",定要发泄出来。两者间的抵牾把读者引入了泥淖。究竟孰是就非?《雪月梅》的作者陈朗一生不利于场屋,又久居人檐下,年过"杖乡",发愤著书,不平之气,始得喷发。他所扮演的人生角色是一个满腹经纶却壮志未酬的官府幕僚。无情的岁月和严酷的现实早把他的少年壮志击得粉碎。当有机会将鲲鹏之志展现在笔下,在纸上开出灿烂的花朵时,怎么能不借端于主人公去尽情实现那桩桩未竟的心愿?若是仅因录个题目,写出了自家的锦心绣口,就把创作时筹画的乐趣,和寄托理想的愉快等同于更深层次的思想内蕴,那就要犯认识上的错误。李贽、袁宏道就创作动机而言,把小说划分为述怀、借喻、劝戎、解颐四种类型。静观《雪月梅》,没有《西游记》那种在高层次上的幽默和灰谐,更不象狭邪小说只为博人之欢,释人之闷,有低级无聊之嫌。从作品中清晰地折射出一个失志文人的辛酸人生和突发奇想。其寄情抒怀,消胸中块垒之意甚明。
  儒家风度与豪侠气魄。八股科举导引着清代知识分子纷纷拥挤在通向仕途的羊肠小道上。但是,最终能完成"治国、齐家、修身"的读书人却寥若晨星。在到达理想境界的跋涉中,社会造就了一大批行为不端、灵魂变态的不逞之徒和迂阔之土。《雪月梅》却从正面下笔来褒扬那些符合封建"标格"的完美君子。儒家风范是其首要标志。他们一为封建统治阶级队伍的后备军,一为其队伍中的清官。或是如岑秀似的因奸雄迫害被排挤在统治阶级队伍外,或象王县令那样因不谙贪赃枉法之道放了任又被罢官,但美玉之质、长虹之气却缘豪不减。他们本来就是天姿俊雅、禀性温良、事母至孝、笃行好学的贤士。历经坎坷,经国济世的大志仍坚如磐石,万劫不复。这反映了陈朗希望以礼让道德来改造社会风气主张。然而,幕客们虽然有时朝为布衣,暮为卿相,论其出身,却多为一介寒土。于是,陈朗把不入规范的市民意识也领进了封建道德的圣殿。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呈现出较多的平民面貌。诸如扶困救弱、豪侠仗义,感恩图报、宽宏大度等。这表明了作者根据理想的需要对道德的自我完善所寄予的更高期望,以及所做出的种种设想。隐士蒋士奇便是一个洁身自好者。未遇时,不肯轻用其锋。象诸葛亮居身茅庐时,躬耕于南亩;元代耶律楚不仕时,在家里打坐参禅一般,视名利如浮烟。其旷达豪放,大有魏晋名士之风度;对待朋友却敦厚朴实,掏心挖肺,颇具侠士之气概:且通今博古,膂力过人,可连伏二虎。至使皇帝识其庐山真面后叹曰:如此神勇,"几至埋没英雄,今东西倭寇肆扰,若将弁俱得如卿,何愁不能歼灭。"更有甚者是鬼丈刘老封君和仙姬之女小梅的描写。这两个人身份特殊,名份更低,有着更浓重的下层社会意味。刘老丈生前是一商贾,在鬼域中将六亲无靠的孤魂雪姐收为义女,庇在庐下。小梅自幼会占星看相,算人通达,喜诙谑,生性豁达。她是最先与表哥岑秀巧结姻缘的,却亲手安排丈夫与有约在先的雪姐结婚,并为恩姐月娥作阀,三人同事岑秀。由此可见,陈朗在道德标准上恪守至善至美的孔孟之道;在择友标准上却推崇平民式的不论门第,真诚待人。最能集中体现作者道德主张的是:豪士必网罗人材,豪士必受人拥戴。扛鼎之才岑秀便是这样择友有方,众望所归的俊杰。他身上混合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家气象和"苟富贵,难相忘"的哥们义气。在他周围,所见略同的英雄相濡以沫,作桴鼓之应。最后,滚雪球一般地形成一个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知识分子"精英"集团。
  天生我才与人尽其才。"立言有本,故不觉淋漓婉转刻划如生。"《雪月梅》要立的不仅是儒雅的谋士,而且是孔武的力士。这些藏龙卧虎之士既能运筹帏幄于军国大机,又有超绝的胆气和武艺。在《雪月梅》五十条回目中,缀有英雄、英豪、壮士、奇才字样的地方竟有十八处。风云际会赋予他们以使命感,虽远居乡野,身处微末,却象孔子所说:"沽之乎?沽之乎?吾待沽者。"在表面之退掩饰下的待时以进昭然可见。第十一回中的一段对话是极好的印证:
  蒋士奇已有几分醉意,便觉得胸中有一段豪雄之气,勃不可遏,因对岑公子道:"大丈夫处世,也须要轰轰烈烈做一场事业,庶不虚此一生。若依靠了先人遗下的这几亩田园,老死牖下,岂不是与草木同朽?"……"如今分宜父子当国,又兼有鄢、赵辈为爪牙,是非颠倒,曲直不分,夏、曾、杨、沈之徒溅碧血,直堪发竖。必得一盖世伟人,方能扫除奸佞,整顿朝纲,与普天下忠良吐此一口怨气。"
  岑秀道:"物极必反,将来自然有肩当大任的人出来补天浴日,不过在迟早耳。"
  正所谓"何世无英才,遗之在草泽"。岑秀们的自视甚高不是与生俱来的,天降斯任与我,天下事舍我其谁?首先源自封建士大夫阶层的传统教育,反映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其次派生于失志文人隐居不仕的无可奈何。这一切又导致了陈朗在人才观念上若明若暗的离经叛道。他腹诽那些只效寻章摘句的书呆子,赞叹那些驰马射剑、熟习韬略的秀士,认为大丈夫当文武兼备,才能举业报国。这种旁门左道当然不容于八股取仕的铁则,现实中的仕途跋前踬后,纸上的仕途便绕过暗礁,不由正途胜于科甲。《雪月梅》中修成人间"正果"的少年英雄无一是通过八股入选的。中魁的只有岑秀天资愚钝的表弟郑玉璞,其能中式还亏岑秀捉刀。作者并未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塑造这个智能中下的陪衬人,显然不无用意:即以此说明八股取仕录用庸人,埋没奇才。作者主张另辟蹊径,人尽其才,按才干高下论官封爵。如品学兼优的"第一人物"岑秀即能与君坐论抗倭十二策,又能统兵百万,沙场征战,理应封都御史,官至极品;忠心耿耿的"中上人物"殷勇,在抗倭前线屡立战功,便派他驻守重镇,量才委用,各得其所,以此类推。
  只有彻底脱出封建统治阶级营垒的人,才有可能窥视见铁桶山河的沉沉黑幕;但站在外围并不意味着就是清醒者。《雪月梅》封赠大团圆的结局,就是作者不屑于仕途正道的反证。说明他并不否定功名富贵,哪怕这只是一纸"黄梁"。那么,作者又是怎样为自己"乌托邦"的迷宫沟通条条通衢大道的呢?

  (2)建功立业的舞台

  人物形象是小说成功的第一要素,《雪月梅》的人物是靠了出色的时代背景才得以成活的。可见,环境不仅是事件发生的场地,而且是人物活动的根据。离开了舞台,角色便无从表演。试想,倘若没有内忧外患,何须英雄补天浴日;倘若没有沙场征战,英雄何处崭露头角。如果说纸上八股是销蚀知识分子才情的大染缸;那么,疆场经略则是检验英雄本色的试金石。
  ①时代启动幕帏
  陈朗以太史公游历名大川为范例,强调"古人文章皆从阅历中出,"说自己"北历燕齐,南涉闽粤,游览所经,悉入编记"(序)。因此《雪月梅》有实事在内。陈朗正是成功地借用了明嘉靖间包括轶闻野史在内的史料,把"时代呼唤英雄"的设想诉诸纸间的。拉开幕帏,是一个内忧外患的乱世。主人公们的命运首先受到社会恶势力的挑战,继而又在民族矛盾的风口浪尖上磨砺考验。
  据《明史》朱纨传载:嘉靖二十五年,由于明政府日趋腐败,海防松驰,"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士兵也剩十分之四。倭患骚扰日益严重。当时朝廷命朱纨为浙江巡抚,整顿海防,捕杀内奸。因侵犯了闽、浙豪绅地主利益,朱纨被劾自杀,朝廷"罢巡视大臣不设",于是"倭寇入侵浙江及江苏沿海,当地人民奋起保卫乡里,人民的英勇斗争又鼓舞了爱国将士的抗战意志,这就是《雪月梅》的大背景。
  华秋英可说是一位不栉之士。这是明清小说史上较早出现的一位抗倭女英雄。她的亲身经历是倭寇罪行的记录:
  且说这倭奴攻破崇明,大肆杀掠,巨商富室,馨掳一空。妇女三十以上,无姿色者杀戮无存,少艾者驱使作役,青天白日,群聚裸淫,少不如意,挥刃溅血,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