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宋代之防盗版
宋代——还是宋国——有…
陕西韩城宋代壁画墓揭开…
《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
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
基于宋代士人心态的解读
宋代处置犯官方式探讨
论苏轼在宋代文坛上的地…
儒释融合中的宋代士人与…
最新热门    
 
论宋代律赋

时间:2009-8-8 16:42:37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本文分六部分,首论宋代律赋不可一概否定,次论宋代律赋的内容多为议政之作,次论宋代律赋限制很严,非学优才高不能为,四、五两部分论宋代律赋的演变,有“步武前贤”与“横骛别趋”两种体式,最后一部分论诗赋考试和宋代律赋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宋代 律赋 王安石变法

一 “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

唐宋科举,出现了一种多用于考试的律赋。律赋就是骈赋,只是限制更严,故历来为文学史家所不取,认为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如吴纳云:“唐宋取士限韵之制,但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与辞皆置弗论。呜呼,极矣。” ① 现在一些赋史专著,更认为律赋似乎完全不值一谈。

其实对律赋不可一概否定。康熙《四朝诗选序》云:“熙宁专主经义而罢诗赋,元祐初复诗赋,至绍圣而又罢之,其后又复与经义并行。” ② 可见除熙宁、元丰、绍圣年间外,宋代都以诗赋取士,至少兼试诗赋。而且宋代律赋并非尽为应试之作,既有试前习作,也有入仕后有感之作,因此,宋人文集往往存律赋甚多,田锡现存赋二十四篇,有九篇律赋。王禹偁现存赋二十七篇,十九篇为律赋。夏竦现存赋十四篇,十二篇是律赋。宋祁现存赋四十五篇,二十四篇为律赋。范仲淹现存赋三十八篇,三十五篇为律赋,堪称宋代律赋大家。文彦博现存赋二十篇,十八篇为律赋,占十分之九。刘敞现存赋三十篇,律赋达二十二篇。南宋文集中的律赋较少,但楼钥《攻   集》存赋十五篇,尽为律赋。对于数量如此可观的宋代律赋,文学史家不应视而不见。

宋代律赋不仅数量大,而且佳作也不少。刘敞(1019—1068)《杂律赋自序》云:“当世贵进士,而进士尚词赋,不为词赋,是不为进士也;不为进士,是不合当世也。” ③ 宋人为入仕计,不得不从小练习诗赋,因此名篇佳作,代不乏人。否定律赋者往往说律赋限制太严,其实文学如戴着枷锁跳舞,限制越严而又越能自由驰聘,就越能表现作者的才华。正如律诗限制很严,但仍出现了大量名家名作一样,律赋限制虽严,也不乏名家名作。所谓“但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与辞皆置弗论”,考试恐怕也只能如此。现在不是什么都讲量化吗?音律、对偶的得失,考官是可以量化的,而情与辞就只能凭感觉了。其实宋代律赋也不乏情辞并茂之作,即使应试时仓卒所作的律赋也是如此。

彭大翼云:“宋真庙朝徐奭作《铸鼎象物赋》,有‘王臣威重’之句;蔡齐作《置器赋》,有‘安天下于覆盂’之句,皆以文辞理致擢为第一。仁庙朝吕臻作《富民之要在于节俭赋》,有‘国用既省,民财乃丰’之句,上方崇俭,亦擢第一。” ④ 叶适云:“诸律赋皆场屋之伎,于理道材品,非有所关。惟王曾、范仲淹有以自见,故当时相传,有‘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如令区别妍媸,愿为轩鉴;倘使削平祸乱,请就干将’之句。” ⑤ 宋庠云:“王沂公(曾)所试《有教无类》、《有物混成》赋二篇,在生平论著绝出,有若神助云。” ⑥ 《有教无类赋》已佚,仅存残句,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下。以“虚象生在天地之始”为韵的《有物混成赋》还存世,见《皇朝文鉴》卷一一。吴处厚评《有物混成赋》云:“王曰:‘不缩不盈,赋象宁穷于广狭;匪雕匪斲,流形罔滞于盈虚。’则宰相陶钧运用之意,已见于此赋矣。”⑦ 邵伯温云:“王沂公初作《有物混成赋》,识者知其决为宰相,盖所养所学发为言辞者,可以观矣。” ⑧ 秦观应进士试所作的以“汾阳征虏,压以至诚”为韵的《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历来为论赋者所激赏。孙奕称其“押险韵而意全若此,乃为尽善” ⑨ 。杨慎云:“《单骑见虏赋》,秦少游场屋程试文也……此即一篇史断,今人程试之文,能有几此者乎?”⑩ 李调元云:“宋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叙事工整,竖义透快,兼能摹写一时情景,以此步武坡公,殆有过之无不及也。” 11以上所举徐奭、蔡齐、吕臻、王曾、范仲淹、秦观诸赋,都是举场仓卒所作,仍可以写得“文辞理致”俱佳,不但可以表现“理道材品”,还可以表现自己的志向气度(“有以自见”)。

论宋代律赋,不得不论及对王安石废除诗赋考试的激烈争论,因为从这一争论不难看出律赋的利弊。苏轼反对废除诗赋考试,他在《议学校贡举状》就说:“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12神宗晚年曾欲恢复诗赋考试,未及行而薨。朱弁《曲洧旧闻》卷三 13引苏轼语云:“予见章子厚(惇),言裕陵(神宗)元丰末,欲复以诗赋取士。及后作相,为蔡卞所持,卒不能明裕陵之志,可恨也。”又云:“科举自罢诗赋,士趋时好,专以三经为捷径,非不观史,而于所习经外,他经及诸子,无复有读之者,故古今人物,及时世治乱兴衰之迹,亦漫不省。”甚至到了“古有董仲舒,不知何代人”的程度。哲宗元祐初恢复诗赋考试,苏轼在《复改科赋》 (卷一) 中又说:“祖宗百年而用此,号曰得人;朝廷一旦而革之,不胜其弊。”与苏轼类似的观点很多,叶适亦谓王安石“废赋而用经,流弊至今,断题析字,破碎大道,反甚于赋” 14。沈作喆云:“本朝以词赋取土,虽曰雕虫篆刻,而赋有极工者,往往寓意深远,遣词超诣,其得人亦多矣。自废诗赋以后,无复有高妙之作。” 15

二 “赋者古人规谏之文”

范仲淹曾编辞赋总集《赋林衡鉴》,并为之序:“律体之兴,盛于唐室。贻于代者,雅有存焉。可歌可谣,以条以贯。或祖述王道,或褒赞国风,或研究物情,或规戒人事,焕然可警,锵乎在闻。”他把所收赋分为叙事、颂德、纪功、赞序、缘情、明道、祖述、论理、咏物、述咏、引类、指事、析微、体物、假象、旁喻、叙体、总数、双关、变态二十门,门各有序。所收多为唐人律赋,“古不足者,以今人之作附焉” 16 。由此不难看出唐宋律赋题材的广泛,而宋人律赋多为议政之作。

“赋者古人规谏之文” 17 ,古赋多曲终奏雅,赋的主要内容为铺陈排比,仅结尾点明其规谏之意,所谓劝十而讽一。但宋代律赋多以赋的形式议政,很多律赋仅从题目就不难看出是议政议军之作,如田锡的《开封府试人文化成天下赋》、《南省试圣人并用三代礼乐赋》、《御试不阵而成功赋》之类。王禹偁以“君有庶民,如得天也”为韵的《君者以百姓为天赋》18 ,是一篇表现儒家治国理念的议政赋,极写得天意即在得民心:“勿谓乎天之在上,能覆于人;勿谓乎人之在下,不覆于君。政或施焉,乃咈违于民意;民斯叛矣,同谪见于天文。”宋祁以“畿制千里,尊大王国”为韵的《王畿千里赋》 19 ,极论“畿制千里”,目的就在于“尊大王国”。赋云:“王有一统,人无异归。中四方而正位,画千里以为畿。总大众之奠居,式昭民极;据方来而处要,以重皇威。”《赋话》卷五称此赋“流播艺林,奉为楷式”。这大概就是王《四六话序》所说的“一变山川草木、人情物态,归于礼乐刑政”吧。

欧阳修以“推诚应天,岂尚文饰”为韵的《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其引状云:“考试进士文辞,但取空言,无益时事。……谨拟御题撰成赋一首,不敢广列故事,但直言当今要务,皆陛下所欲闻者。”欧阳发《先公事迹》 20云:“庆历二年,御试进士,以‘应天以实不以文’为赋题,公为拟试赋一道以进,指陈当世阙失,言甚切至。”此赋开篇点题云:“天灾之示人也,若响应声;君心之奉天也,惟德与诚。固当务实以推本,不假浮文而治情。”然后以“臣请述当今之所为,引近事而为证”领起,举“去年大旱”、“去年河东地频动”、“康定元年三月,黑风起,白日晦”、“今春二月”雨冰以为证。再以“应以实者,臣敢列而言之”领起,列举“当今要务”,如“慎择左右而察小人”,“宜究兵弊而改作”,“德音除刻削之令,赦书行赈济之权。然而诏令虽严,州县之吏多慢;人死相半,朝廷之惠未宣”等等。这篇赋的内容,确实堪称“直言当今要务”,“指陈当世阙失”的进谏表,难怪陈师道讥其赋只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

宋代律赋还有不少咏史赋,如楼钥以“渡江击楫,誓清中原”为韵的《击楫誓清中原赋》 21 ,咏晋将祖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誓复中原云:“愤晋元攘敌之未暇,有祖逖奋身而不顾。扬船以往,方乘天堑之流;击楫而言,誓复皇都之故。”全赋以气势胜:“国雠未雪,壮夫请行。击长楫以前渡,誓中原之复清”;“一鸣而英气先奋,再鼓而群心已降。志必复于故土,誓有如夫大江。吐我赤心,忽形言于剡木;指夫白水,期净扫于中邦”。这是一篇借古以讽今的咏史赋,其结句“方今矫矫虎臣,皆欲济河而焚舟,下视祖生之事业”就点明了全赋主旨。

宋代的咏物赋,也往往是借咏物以议政,范仲淹以“如岁大旱,汝为霖雨”为韵的《水车赋》 (卷二○) :“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扬清激浊,诚运转而有时;救患分灾,幸周旋于当世。有以见天假之年,而王无罪岁者也。”结处推进一层,谓水车虽好,仍不如贤人在位而风调雨顺:“至如贤人在辅,德施周普,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则斯车也,吾犹不取。”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评此结语云:“意谓水车唯施于旱岁,岁不旱则无所施,则公之用舍进退亦见于此赋矣。盖公在宝元、康定间,遇边鄙震耸,则骤加进擢,及后晏静,则置而不用,斯亦与水车何异?”这就叫“寓意深远”。 

三 “非学优才高不能当”

宋初孙何《论诗赋取士》云:“诗赋之制,非学优才高不能当也。破巨题期于百中,压强韵示有余地。驱驾典故,混然无迹;引用经籍,若己有之。咏轻近之物,则托兴雅重,命词峻振;述朴素之学,则立言遒丽,析理明白。其或气韵飞动,而语无孟浪;藻绘交错,而体不卑弱。颂国政则金石之奏间发,歌物瑞则云日之华相照。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构思,可以觇器业之大小。穷体物之妙,极缘情之旨,识《春秋》之富赡,洞诗人之丽则,能从事于斯者,始可言赋家者流。” 22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律赋在破题、立韵、引经据典、构思命句、体物缘情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很严,确实“非学优才高不能当”,而宋代的“学优才高”者很多。

宋代律赋多以经史为题。以经为题如王禹偁以《易·系词下》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为韵的《尺蠖赋》 (卷二) ,即截取其“尺蠖”二字为题。蠖,又叫尺蠖,昆虫名,谓尺蠖之所以弯曲,是为伸展其身体。全赋主旨即阐明以屈求伸:“蠢尔微虫,有兹尺蠖,每循途而不殆,靡由径而或跃。惧速登之易颠,固将前而复却。”他称美尺蠖“时行则行,时止则止”,“知进知退,造几微于圣人;一往一来,达消长于君子”,“每委顺而守道,不躁进于多歧”,“其行也,健而不息;其气也,作而不衰”,“昧其机,循其迹,不知我者谓我进寸而退尺;探诸妙,赜诸神,知我者谓我在屈而求伸”,对不知屈伸者深不以为然,“懿夫微物,尚有伸兮有屈;胡彼常流,但好刚而恶柔”,表示要师尺蠖:“尺蠖兮慎行止,明用舍,予将师之,庶悔吝而盖寡。”以史为题如田锡的《鄂公夺矟(同槊)赋》,是歌颂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的,取材于《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宋代律赋讲究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实为明清八股文之先声。起首必须破题,“破巨题期于百中”,田锡以“叶落南翔,云飞水宿”为韵的《雁阵赋》23 开篇云:“绝塞霜早,阴山顺飞。有翔禽兮北起,常遵渚以南归。一一汇征,若隈行之甚整;嗷嗷类聚,比部曲以相依。当乎朔野九秋,湘天万里,风萧萧兮吹白草,雁嗈嗈兮向寒水。单于台下,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