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文论的正名————近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去西方中心主义”思潮

时间:2009-8-8 16:45:13  来源:不详
章,批评正始元康世风的好尚老庄,宅心事外,放荡虚无。其实鲁迅《魏晋风骨与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中对于名士的批判,观点也部分是从这里来的,从而提示鲁迅与儒家讽世传统的一种可能的联系。也可以从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2005),找到新文化的思想文化渊源之一:晚清今文经学的话语构造(又来自伦理优先的经学传统),是如何从经学自身的知识逻辑中生长出来的。这也是追寇至其巢穴。当然,上述几种在结论上都似过于克制。
  3)对个人生命自足的创作观的消解。
  前引陈引驰已涉及此题。博士论文更多从文类,抒情传统,士人心态以及编辑与出版等社会生活情境中,来颠覆对于个体生命自足的创作神话。黄亚卓《中古公宴诗研究》(2003)以《文选》“公宴”类为对象,发现诸如“乐极而哀的基调”,“分题联句”的作法,以及诗人交往的功能等,都远远大于个人情感的表现。因而一个诗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套路训练,是在社交生活中是表达不成功的。黄文尚未发掘的含义,如公宴诗写作中,实有着特殊的心理期待,如君臣和谐,如平等交往和祥和气氛,如期待着贡献自己的才艺之美,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赵红玲《中古拟诗研究》(2003),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2005)以及汪群红《许学夷诗源辩体研究》(2002),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中国诗的“文类”或“体制”的重要意义,几乎可以视为某种有持久支配力的文化符号,具有意义的生产性和主动性。这个问题是原先囿于现代西方推崇个体生命的创作观所未能看见的。
  此外,有人还从出版制度,编辑活动来探讨诗学思潮。杨焄《明人编选汉魏六朝诗歌总集研究》(2005)选题极有见地。我们以前总是天真地以为,每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都是由诗论家文论家的创造发明,他们登高一呼,踊跃风气,形成流派,倾动天下。但是我们只有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流行什么书,以及诗论家们读什么书,依傍什么书,我们才能发现原来他们所发明和标榜的观念,旗号,其实至少是与当时的阅读环境相互生产的,是与编辑,策划,出版活动密切相关,甚至被后者“制作”出来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批评史的内容。
  还有人从抒情传统的角度来颠覆了个人主体论。李广定《国家不幸诗家幸: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2003)发现唐宋诗人的苦吟传统,以及历代诗人的巫山神女情结,颇富新意。李翰《汉魏盛唐咏史诗研究》(2005),从咏史与怀古的区别中,进一步发现咏史诗言志寄托的传统,实即陈寅恪所谓融古典今事于一的传统。表明,中国诗人写诗时,离不开先在的,有号召力的抒情传统,而这个传统又是具体的,内在于诗人生命的。
  4)破纯文学观,以内在视角阅读。
  佛学对于中国文学影响极为深厚。其实准确地说已经不仅是影响,而是升堂入室,大大方方作了主人,佛教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排除。近年来一个成果即真正从内在的,而不仅是站在文学或文论的立场上,对佛教文学作研究。一旦破除了纯文学的观念,佛教文学的内在丰富世界才真正敞开。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论中土佛理诗之发展演变》,以及安正熏《法苑珠林叙事结构研究》,一从诗的角度,一从小说的角度,都对于现有的佛教文学研究有突破,虽不是文论,却涉及许多文艺理论问题。
  李瑞明《沈曾植诗学研究》(2003)和孙老虎《陈三立诗学研究》(2005),同样是以同光体诗学为研究对象,所发掘整理的关键词如“雅人深致”“骨重神寒”“以经发诗”“格韵”等,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严沧浪王渔洋等为代表的纯诗传统,回返中国诗与士大夫生命存在感受的真实联系,回返先秦诗教传统的大诗观。
  其它如博士论文选题如《周礼与文学》,《史赞与文论》,《经学文论》等,都突破了现在的纯文学框框,有新的创意。尽管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此外,不能不提到域外汉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陈寅恪先生说:新材料代表着时代学术主潮,参与其中,才算“预流”28。如果说上博楚简《孔子诗论》是从时间上延展了文论的新材料,而域外汉文学则从空间上大大拓展了学科内容。其中重要成果如张伯伟《朝鲜时代目录丛刊》29,全书共选录朝鲜时代具有代表性之著作二十六种,反映了中国古籍交流的情况和朝鲜时代中国文学在彼邦的影响。王小盾《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非常丰富地,实证地,显示了包括小说,诗文评在在内中国文学如何真实影响了汉文化圈的形成进程。
    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回到中国历史本身的自觉,确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这不同于从文化学和哲学,从文化自觉这样一个高调的角度,来突出中国文论的主体性,这样弄不好确容易空疏,容易流于非建设性的口号之争,而不是实实在在地拿出前人没有拿出的成果来说话。史学,社会学和文学作品本身,都是很低的姿态进去,却不一定没有漂亮的成果。学术史上的先例是,具体的东西更有生命。回到篇首的话,孙悟空再怎么有本事,还是得乖乖回到唐僧身边,才能修成正果。

  最后是几点余论。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中“正名”和“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潮,并不仅仅是学院里的形式主义花样和知识时尚,而是既有着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又有文化思想的大背景,是中国文论在新情境中的真实际遇,也是求发展的机遇。一层层深入的正名与返本努力,可以有助地研究空间的开拓与深入。
  这股思潮其实包含不同的学术取向。概而言之,有三类。一是求用的取向。现代转换的讨论,体系建构的冲动,以及各种范畴研究或新话语实践,皆此类。皆求有用于当代,较有活力,但常有基础不稳之忧。二是求实的取向。即史学的进路,还原的旨趣,由于整个百年中国西方理论的烙印太深,这方面学术工作的空间仍然很大。三是企图既求真求实,求对于民族文学与文化的深处有深入的把握,又求有用有益于当代,参与文化建设,如新儒家诗学的提倡。一方面,从解除西方教条的符咒的角度来看,学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同的取向之间也有相互成全之效;从学术目标来说,又是相互消解的,譬如一个求用的观念刚刚建立,而求真的工作就将真相戳破了。而且越来越走向求真求实,势必弱化对于当代生活的响应能力。也许取经的路就是这样充满悖论的道路。
  不应该把“去西方化”绝对化。在西方文论的影响下,中国文论与文学的成绩也是不容抹煞的。至少,西方的理论可以将一些不明确的东西说得更清楚更好,探照灯好,有些好东西也可以由此而照亮,譬如中国文学思想中有关人性负面的理论资源严重不足,而西方的进路可以让我们重新挖掘中国资源,沙里淘金仍然是必要的。何况,西方理论与观念的深刻性,常常也会在中国文论之上。又何况,西方与东方仍有不少地方可以结合,相通,互补。好好学习西方,仍然是我们一个很长远的任务。这样看来,西方标准与中国观念,可能是本学科长期并存的双重标准。因而西天的路,仍然是路漫漫而修远。
  所以,我一方面主张深深地回到中国文论的核心价值,一方面又主张将西方与中国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其实不必像前辈那样过于严重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将去西方中心主义与学习西方都同时一起“工具化”,“修辞化”,即“衬托”“模拟”与“对照”。去西方中心主义,是为了“衬托”出中国的特点,更求真求实,更细致地发现问题。而学习西方,则一方面是通过“模拟”的手段来提升或加强中国的优点,以发掘传统的文论资源。另一方面是以“对照”的方法看出中国哪些方面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恰如《西游记》中的“取经”,本身也是一个形式手段,而非内容实质,不会有人先看结局,急于知道究竟取到经没有的吧?

 

 

参考文献:

1 九十年代初由南京大学出版,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
3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4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创刊,已出40辑。
5 赵帆声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6 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二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 《诗论简的编连与复原》,北京:《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10 李锐《新出楚简与儒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简帛研究”网2002年9月9日。
11 北京:《中国艺术报》2002年3月15日。
12 台北:《汉学研究》第二十一卷,2003年6月。
13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研讨会”提交论文,2002年1月,北京
15 北京: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2004年。
16 北京:《光明日报》2005年5月5日。
17 这次来西安开文论年会,请西北的艺术家来表演,节目中有《东方红》最初的民歌。我想《东方红》的不同版本,正是《诗经》的一个现代注脚。作为红色经典的《东方红》,是文艺工作者的再创作,也正相当于西周春秋时史官或师氏们,对民歌进行再创作。我们今天看到的,以及千年来士人所接受教育文本的“诗三百”,其实大都是“再创作”,而非原初创作。从作品真实的生命史来看,原初创作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所谓原初意义,除了少数情况外,几乎等于零。
18 《诗经的幸运与厄运》(提纲),见顾氏(与钱玄同)《论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9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2年。
20 贵阳:《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1期。
2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 《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六期。
24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25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二十二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第1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7 拙文(《读〈庄〉〈选〉札记》载《施蛰存教授百岁纪念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8 《陈垣敦煌劫馀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9 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