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实现政治制衡,更新发展…
“危机”中推进节能减排…
实施魔咒能实现我的爱情…
搬家民俗喜忌
民俗择日
台灣「五日節」民俗及其…
原汁原味民俗年 到年味…
专家称3000年立夏民俗已…
传统历法与民俗节日
春节民俗——神秘的“芒…
最新热门    
 
实现民俗学研究方向的战略转移 迎接民俗事业在新世纪的更大繁荣

时间:2009-8-8 16:46:06  来源:不详
组成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部分。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这样,对于其他理论也应是这样。

因为这种对民间俗文化的研究,对上层文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与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雅文化形成与发展紧密相连。这种研究,有利于发挥传统民俗在城乡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研究。最终建立起中国民俗学的分支学科理论和民俗学专论的学科体系。

三、何实现民俗学研究方向的战略转移

民俗学源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民俗学必须为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服务——这是由民俗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民俗学的生命力所在。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说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当然,强调民俗学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忽略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只有上升为理论才会变得更完善、更成熟。任何正确的理论,都应该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理论必须对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才能变得更有用。忽视了这一点,为理论而理论,就可能把理论研究引入死胡同。所以,理论离不开实践,理论必须联系实践——以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为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

搞好民俗学的应用研究,首先要在学科建设上确立理论民俗学和应用民俗学两大体系,互有分工,互相配合,协调发展。为此,做好民俗学的学科调整十分必要。要把民俗学从民间文学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在本科或大专的学习期间,就拥有系统的,独特的民俗学专门知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学专门人才。为此,可以在开始时,为民俗学的应用部门——旅游行业、博物馆行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定向培养大专生和本科生。也许数量不会太大,但因为是定向招生,既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又不存在学生毕业后的分配问题。而只要让社会逐渐认识到民俗学的重要价值,报考此专业的学生就会迅速增加,包括港台及海外的学生。从而保证了民俗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民俗学的应用研究,既包括民俗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适用性,同时也体现在研究人员组成的广泛性、适用性。正如乌丙安先生所说,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民族学、文学等都在关注民俗文化。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民俗学应用研究,只有在民俗学者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才能实现。“精彩源于打破后的重组”。这种广泛性不仅体现在各学科学者的重新组合,而且体现在从事研究的人员与从事民俗学宣传、普及、乃至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广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研究角度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民俗学“产、学、研、销”的有机结合,推动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反之靠少数“英精”是做不好的。

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的战略转移,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近代物理学、数学,特别是社会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等)的发展历程无不说明,学科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同步。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把精力更多地转移到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方面来,这些学科才能为社会所认可。社会对学科的认可程度,标志着学科本身的兴衰。目前经济学的繁荣,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伦理学的边缘性研究,为社会和个人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选择参考,这里体现的正是应用的原则。

实现民俗学研究方向的战略转移,还必须建立强大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目前,中国民俗学会是最高一级的民俗学专业团体,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民俗学会要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地方性学会,制定全国统一的民俗学发展规划,集中优势,联合攻关。同时,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既积极又稳妥地推动民俗学研究向前发展。否则,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就会将有限的能力分散,同时又缺乏统一的目标。这种做法,是典型的一家一户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与强调相互协调、联合作战的大生产相差较远,必须转变。另外,还要在各级组织、同级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中,形成一套合理的制度,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民俗学研究本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实现民俗学研究方向的战略转移,有一批年富力强,跨学科、复合型的专门人才十分重要。而这批人才的产生不可能自天而降。除了个人有意识的自我锻炼,自我培养之外,各级组织的有计划培养尤其重要。作为第一步,可组织社会各界的人才,集中优势编辑一套应用民俗学方面的系列丛书。其意义体现在:第一,它可以作为培养民俗应用型人才的教材;第二,编写这一系列丛书本身,就是从实践中培养上述人才的有效途径,可谓一举两得。(好在目前有些出版社已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意义,正在进行这套丛书的选题论证工作,编写工作也将在不久即可开始。)

专业民俗学者还应自觉地与民间的民俗学者相结合,主动地向他们学习。因为这些民间民俗学者长期生活在民间,掌握着大量、系统的民俗知识,有很多还是“民俗通”。他们所掌握的东西,是专业,特别是理论民俗学者所需要的宝贵资料,尤其是民间民俗学者撰写的民俗学专著,更是长年积累思考的血汗结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还要帮助民间民俗学者提高理论水平,使其研究不断深入。二者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是民俗事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基础。

最后,让我们牢记钟敬文先生的教导:无论是为具体目标所进行的应用研究,还是一般性的基础研究,学术取向上和研究过程中的非功利性,始终是自顾颉刚以来中国民俗学保持高水平、高境界的优秀传统和基础保证。只有这样,中国民俗学才能始终成为“无用之大用”。(《谈谈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经过上述努力,“在世纪之交的未来10—20年间,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和传统民俗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将会在全社会突出起来并发展下去。”(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跨世纪展望》)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