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历经元明清代 祭祀成吉…
安徽清代徽州古建筑艺术…
从清代的祀典看炎帝文化…
[冯尔康]清代的婚姻制度…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
清末民初中国古文献外流…
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
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
清代弹词《珍珠塔》阳声…
课艺评点:清代书院文学…
最新热门    
 
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

时间:2009-8-8 16:46:36  来源:不详
寿安女士的《以礼代理——凌延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及其相关著作堪称“乾嘉新义理学”研究的代表作。
    (18)朱维铮《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马勇《乾嘉汉学与西学的内在关联》,《东西方文化道路的交融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1)朱昌荣《皖派朴学述论》,《清史论丛》,2005年。
    (22)除去下面笔者将要详加论列的两篇外,李天纲《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述评》、《简论明清“西学”中的神学和哲学》等文都围绕“儒学与西学”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别见《复旦大学学报》,1997(3);《复旦大学学报》,1999(3)。
    (23)李天纲《〈孟子字义疏证〉与〈天主实义〉》,《学术集林》第2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24)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185页。
    (25)张晓林《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4)。
    (26)刘瑾辉《焦循评传》,广陵书社2005年版。
    (27)程钢《几何原本对儒家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徐光启与焦循为例》,《清代学术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28)阮元《畴人传·序》,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2页。
    (29)陈居渊《论阮元的经学思想》,《中国哲学史》,2004(1)。
    (30)彭林《从〈畴人传〉看中西文化冲突中的阮元》,《学术月刊》,1998(5);《阮元实学思想从论》,《清史研究》,1999(3)。
    (31)王川《西洋望远镜与阮元〈望月歌〉》,《学术研究》,2000(4)。
    (32)参见王记录在2006年“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钱大昕的西学观及其影响》。
    (33)王记录《天文历算学与历史考证》,见《钱大昕的史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4)黄时鉴《纪昀与西学》,《文史》,1999(1)。
    (35)王慕民《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见《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龚缨晏《明清之际浙东学人与耶稣会士》,《浙江大学学报》,2006(3)。
    (36)关增建《方以智“通几”与“质测”管窥》,《郑州大学学报》,1995(1)。
    (37)陈卫平《方以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江淮论坛》,1993(2)。
    (38)夏瑰琦《黄宗羲与西学关系之探讨》,《黄梨洲三百年祭》,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39)张晓林《天主实义与中国学统》,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40)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前引《新史学》(上),第413—414页。
    (41)对黄宗羲与西学的关系,徐海松多有探讨和论述,分别参见徐海松《论黄宗羲与徐光启和刘宗周的西学观》,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黄宗羲与西学》,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西学东渐与清代浙东学派》,卓新平主编《相遇与对话》,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42)庞天佑《略论西学东渐与清初考据学》,《武陵学刊》,1991(2)。
    (43)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44)张西平《明清间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江海学刊》,2001(6);《明清间西方灵魂论的输入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3(12)。
    (45)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前引《新史学》(上)。
    (46)萧萐父《中国启蒙哲学的坎坷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83(1)。
    (47)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的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664页。
    (48)陈卫平《论明清之际“由数达理”的思维方法——从一个侧面看明清之际思想的性质》,《哲学研究》,1989(7)。
    (49)李天纲《清代“儒学”与西学》,见前引《新史学》(上),第402页。
    (50)事实上,梁启超囿于西学知识有限,并未对明清西学东渐做深入分析,也未能充分认识西学东渐的文化意义。关于梁启超对东学西渐的认识,还可参见胡文生《梁启超、钱穆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51)胡文生指出梁、钱治学路径之异同很大程度导致了双方对西学态度迥异。参见胡文生《梁启超、钱穆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州学刊》,2005(6)。
    (52)何兆武《明末清初西学之再评价》,《学术月刊》,1999(1)。
    (53)漆永祥《论西学东渐与乾嘉学术之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2)。另可见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还可参见黄兴涛《重勘乾嘉考据学》,《中华读书报》,1999年10月20日。
    (54)参见漆永祥在2006年“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从〈汉学师承记〉看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
    (55)张晓林《天主实义与中国学统——文化互动与诠释·序》,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6)徐海松《清初理学名士与西学》,见《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林国标《清初理学与西学的接触及西学对理学的影响》,《船山学刊》,2004(2)。张永堂《明末清初理学与科学关系再论》,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