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工作总…
“70码”成为网络新名词
网络时代的操盘手和弄潮…
我国首部网络实名法律遭…
八字造就的网络情缘
网络语气占卜他(她)的性…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
网络安全管理员总结资料
网络创业计划书
网络时代与文史研究
最新热门    
 
论网络文学的精神取向

时间:2009-8-8 16:47:43  来源:不详
图片,图像,动画,乃至影视剪辑等融合起来组成的网络作品,这类网络文学没法转换为纸介质作品,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就不能存在,只有这样的电子文本才能构成一种独立的网络艺术文体。不过这两种网络作品都会造成对文字诗性精神的漠视,对文学审美体验的淡化。譬如,仅就文字读屏模式来说,为迅速吸引网民眼球,一般网络原创作品都篇幅短小,句式简短,诙谐搞笑,具有"让文字动起来"的特点。写作者全凭抖机灵儿玩兴致,顾不上精细打磨,甚或作者压根儿就不具备精细打磨的艺术素养和耐心。网上充斥着的"x校女生一回头,吓倒一排教学楼"和风靡大小网站的"大话西游"一类的东西,就是明证。网民在欣赏时则由于节省时间和上网费的需要,一般都是即兴漫游,快速浏览,信息填鸭,甚至一目十行,来不及细细体味,领悟不了"曲包"的余味,假如作品中有"曲包"可"味"的话。这对于以表意为主的汉字作品来说,是诗性审美之大忌。语言的审美在于一个"审"字,即对于语言文字的仔细端详,把玩和品评。语言艺术的诗性魅力是间接的,渐进的和想象的,要通过对语言形象的经验还原,想象填充和韵味品顺才能把握其美感和意蕴,即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司空图)。钟嵘评价诗歌时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5)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论及诗之妙境时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深厚的语言意象往往迷离恍惚,超出语表,寄于言外,其味外之味,韵外之致常常是空灵深婉,超以象外,要靠读者在"收视反听","绝虑凝神"中心得意会,达成"神遇而迹化"。网上阅读追求的是畅神和逸趣,自适而快心,往往是网恋故事读情节,神怪作品看稀奇,幽默文章找乐子,大都省略了诗性体验,审美品味和艺术感悟等重要环节,任由文字和影像从眼前飘过,却不容许作悠悠品味和舒展艺术想象的翅膀,更谈不上追求克莱夫 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和康定斯基所倡导的"艺术里的精神"。所以本雅明曾感叹:"艺术作品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韵味。"张爱玲说:"一班文人何以甘心情愿守在'文字狱'里面呢?我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文字的韵味。"(《论写作》)上网读屏没有韵味,只有影像;没有体验,只有速度。文字的诗性被速度蒸发了,"字立纸上"的诗化平台被声光电屏拆解了。
  二,网络文学对人类审美精神的建构
  网络对文学精神素质的解构并没有妨碍其对于人类精神的建构,因为这些解构本身就常常蕴含着某种精神的建构。黑格尔说过,艺术像科学一样也表达着理智透过现象对对象本质的认识,艺术品总要通过精神的浸润而后进行感性的直观,他说:"艺术只有一任务,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样子,按照它的整体,拿来和客观感性事物调和(统一)起来,以供感性观照。"(6)网络艺术作为人的一种认知实在的感性直观,自然会有精神的因素在起作用。即使作为一种游戏方式,网络上的艺术行为也应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我理解方式。伽达默尔说过:游戏在自身中含有一种意义内容,具有一个自身独有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游戏活动中已投人了一种独特的甚而是神圣的严肃,然而,在游戏行为中规定积极活动之此在的所有目的关联并不是简单地消失的,而是以特有的方式化出的。”(7)网络文学起于消闲式游戏,在游戏中富含意义内容与精神,又在游戏中建构着一种网络精神,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延伸着人类精神的地平线。
  1、话语权对自由精神的敞亮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最高定性"(黑格尔),又是人文精神的终极追求。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呢 费尔巴哈说:"自由不是别的,而只是给人以无限活动的范围。"康德说得更直接:"自由是有效的发挥众人共有的一些特权。"网络的出现,为人类精神活动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广阔的虚拟空间,给众人以最为广泛的话语特权,所以它是对自由精神的一种豁然敞亮。法国当代思想家布迪厄认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依赖于符号体系的分享,"符号权力是建构现实的权力,是朝向建构认知秩序的权力。',(8)网络文学对自由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予了每一个人以平等的符号权力。在传统文学所依附的旧的话语体制中,功名,版税的焦虑和作家的身份表征与责任感,几乎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全部目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精神往往是缺席的,无以依凭和践履的。在网络中,文学传播载体的日益廉价和便捷所诱发的文化民主,把文学的主导权交给了民众手中,给予文学以"回归民间"的契机,昔日发不出文学声音的文化弱势人群开始浮出文学地平线,"人人都能当作家"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另一方面,网络在给与人们以文学话语权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舒展自我的自由,实现和丰富人性的自由。网络使文学失去的是束缚,而使人类得到的却是文学与精神的双重自由。
  网络作家李寻欢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他追问道:"网络文学继承自网络父亲的精神内涵都是什么呢 自由,不仅是写作的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因为"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会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9)其实,网络文学的"平等","非功利"和"真实"等特性,都是为了文学的自由,因为它们最终都指向自由。自由是网络的本性,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之需要网络或曰网络之接纳文学,其根本的原因是它们都有着"自由"这一特质,"自由"是网络与文学之间最根本的粘合点。
  康德说过,规律在哪里,人的自由也在哪里。科学使人类掌握自然规律,人则从规律中赢得了自由。网络的出现是科学从自然界的必然中赢得的自由,网络文学的出现又是文学和文学活动者从科学技术中赢得的自由。一位网友说过,网络就像天空,文学犹如展翅飞翔的鸟儿,想怎么飞就可以怎么飞。这正是自由对文学精神的最大敞开。洛克说:自由是什么-我们所能观念到的一切动作 一个人如果有一种能力,可以按照自己心理的选择和指导来思想或不思想,来运动或不运动,则他可以说是自由的。(10)在互联网上,人类获得的选择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是文学的自由,更是人的自由。因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按照个人主观嗜好和独特个性来表现人的全部生命的权利,帮助他把主体的功利欲求转化为超然而轻松的游戏心境。文学主体在这片自由而喧闹的"赛伯空间"里,可以尽情遥寄生命的希望,挥洒个性的能量,调动生命质素的全部起动和自由迸发,让人之性灵在澄明之境中全面敞开和尽情舒展,使"生"之烦恼与"活"之局限在这种自由精神的辉光中得到消解或提升。这样,网络文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自由对文学的精神敞亮,更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人类本体的自由无限性。
  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仿BBS读本小说"《风中玫瑰》的作者风中玫瑰,在小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十分感叹:“崭新的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众多爱好写作的普通网民在BBS上毫无拘束地写作,无意间突破了传统文学出版的局限,……所有这一切,远远超出了我的梦想。我知道,我能拥有着今天的这一切,是飞速发展着的互联网时代才能为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带来机会,我为我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11)网络时代话语权的解放给普通的"文学钟情族"带来的机遇和幸运,其对于大众自由精神建构的意义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
  2、情感流对生命力的挥放
  网络文学大多是宣泄的,激情张扬的,较少见到含蓄蕴藉,内敛深隐的作品。不仅那些网恋小说,言情故事,心情写真等是主情甚至是滥情的,而且一些武侠题材,仿古小说,精灵古怪的科幻故事,也都常以强烈的情感流浸润于网络,以活泼的情调,情感和情绪驻足网站,激荡网民的心灵,体现出生命力的激情波动和挥放。网络上的这股情感热流是活力,也是动力,它带给文学的是勃勃生气,是生命力的人文脉动。文学主情不主理,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源自作者的情感涌动,总是以情寓理,情理互渗的,这一点在网络文学出现之前久已是文学常识。刘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白居易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托尔斯泰把文学定义为作家情感的传达和感染,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等,都在揭集情感之于文学的特殊意义。那么,网络文学的情感表露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我以为,较之传统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情感色彩至少有两点特异性:
  其一,网络文学中的情感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本色情感。网络写手一般都是非职业作者,网上创作是匿名的,作者身份往往难以确定也无须确定,他(她)只需以虚拟的网络形象替代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便可以在网络上纵情地发出自由之声。网虫登录人网,个个生动鲜活,无拘无束,输送的文字常常是质朴率真,嬉笑怒骂,敢爱敢恨,毫不掩饰。无论是自己创作还是评论他人文章,皆直言不讳,敢于强烈地表现自我。请看《风中玫瑰》里网友的相互跟贴:
Lianna  张贴于2000-03-31  13:46
有一种凄凉的美丽,加上一种绝望的期待。所以心会跟这一起翻动。
enessey  张贴于2000-03-1   16:15
  玫瑰,恭喜,恭喜,你的帖子突破1000封,开个记者招待会如何啊?
  风中玫瑰  张贴于2000-03 -31  19;38
  lianna:若是美丽加上凄艳,总会是摄人心魄,若是期待时已绝望,却早已是摧肝断肠。情潮若是翻涌,唉,有谁可以从容步过?(12)
  整部《风中玫瑰》小说就是在女主人公的苦恋诉说与众多网友的应答,评说,同情,嘲讽和建议中完成的,玫瑰小姐的诉说占全书14万字,网友跟贴达11万字。读起来犹如参加一个假面舞会,但却时时感受到泊泊涌动,未加掩饰的本色情感。
  其二,网络文学的情感是虚拟世界的真情实感。艺术的世界都是虚拟的,而网络却有着更加"真实"的虚拟性,因为它可以把虚拟的所有内容直观地呈现于人的眼前,又可以在与网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中,让虚拟的空间浓缩人生的时间,如诗人所形容的"把宇宙留在手上,让永恒在一刹里收藏",充分感受这份虚拟真实的真实性。如基于3D技术的电子游戏和网络多媒体艺术,就可以使虚拟的一切变成现实:LARA《古墓丽影》)在墓群中矫健地奔跑,球星们((FIFA )系列)在球场上紧张地拼斗,直升机(《长弓阿帕奇》)在复杂变换的地形上飞翔,铁甲战舰(《大航海时代W》)在浪涛汹涌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在网络这个"赛伯空间"中,人们一般不寻求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印证,因而在表露情感时可以更加开放和大胆,如网恋之成为网络文学的永恒主题和网络交友的永恒话题,就在于网友可以在虚拟中大胆流露真情,倾吐心曲。同时,又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抽走了现实生活中的"面具焦虑",使作者有可能以最"无我"的方式袒露最"真我"的情感本色,表露平日里最隐秘的心灵暗角,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上的情感世界是最真实的心灵世界。网络上不加掩饰的本色情感和真情实感,形成了网络文学纪实性,写真性的情感宣泄模式,也张扬了世俗化,人性化的泛情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文人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流弊,消除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感情蕴藉方式。这对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孔颜人格"是一种反叛,却又与含蓄温婉的传统审美标准大相径庭。网络文学情感模式的人文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对人的生命力的一种肯定和释放,是对人的个性活力,生命欲求的善待和高扬,因而具有积极的人文精神意义。
  3。交互性对心灵期待的沟通
  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之一便是其网民之间的交互性。网络技术的蛛网覆盖和触角延伸,使人类社会奇迹般地实现了从意识空间到物理空间的真实延续,以"咫尺天涯"的万维网络连接,让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局限,实现人与人之间跨地域,跨国界,跨种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