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文化的开放意识与民族精神——兼论“殖民文化”倾向

时间:2009-8-8 16:48:06  来源:不详
   殖民文化是一个政治性、范畴性、民族性很强的概念,是人类文明进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发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也是东西方话语体系和话题体系相互交错和影响的一种文化运动。因此,在世界文明日益呈现多样性、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开放和吸收的现代社会历史环境下,对殖民文化问题如何认识,如何界定,如何采取科学的战略和恰当的对策,便成为思想文化战线一项重大的、特殊的、长时期的理论课题和复杂任务。特别是在坚持文化的开放意识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问题上,要有精心的思考和精当的战略,不可出现大的偏向。
            一、关于殖民文化的含义和表现
    在社会生活的多元结构中,一种令人忧虑的“殖民文化”倾向正在社会转型的缝隙中滋生起来,且有不断蔓延之势。殖民文化不是单方面的存在与行为,它是一种关系,是强权主义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一种精神支配关系。当代的所谓“殖民文化”,从强权者方面说,是指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政治渗透,利用文化输出的主导权,通过各种文化传媒,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削弱第三世界的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进而造成体现强权者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霸权意识的一种文化体系与形态。因此,殖民文化的背面,是一种强权文化、霸权文化、种族文化。从第三世界来说,“殖民文化”则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受到强权国家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而出现的丧失民族精神和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态。因此,殖民文化的正面,是瘫塌了民族脊梁的一种疲软文化、畸型文化、混血儿文化,没有任何独立的民族精神力量,而且常常成为强权主义者政治侵略或经济侵略的附庸或工具。
    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殖民主义,在冷战时期,文化侵略多限于官方组织行为,硬性渗透,目标直露,手段强暴,而且同“战争边缘政策”挂钩。进入本世纪
七十年代以后,即“后冷战”时期,其文化侵略呈新的态势:一是全球式的文化轰炸,以各种传播媒介和现代方式向全世界倾销其文化产品;二是采用比较软化、温和的手段,似乎彬彬有礼、和颜悦色,以“对话”、“交流”、“援助”、“慈善”的方式,巧妙地灌输给第三世界;三是利用广告进行文化侵略,通过各
类诱人的广告,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扩散给第三世界,其中带有深刻的资本逻辑;四是文化侵略和经济掠取结合在一起。(参见刘润为:《殖民文化论》,《求是》1995、5)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殖民文化的本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殖民文化在终极价值上,是强权主义者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的一种新的体现。资本存在的目的在于自身的无限度增殖,资产阶级的全部生命意义在于不知餍足地乃至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殖民文化正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在本土之外以掠夺的方式追逐经济利益和资本利润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因此
,殖民文化是一种反人道,反文明文化形态。    2、殖民文化在主体精神上,表现为西方种族中心论和被殖民者民族精神的衰落与瓦解。殖民主义者极力制造并宣扬西方种族优秀论和西方文明中心论,抹煞东方民族的优秀精神和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贡献,对东方民族极尽丑化和蔑视。他们积极兜售为强权者利益所需要的文化精神,对被殖民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潜意识进行渗透、强暴、同化和扭曲,企图造成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整体变型。因此,当代殖民文化是一种种族式的反人性的文化形态。
    3、殖民文化在形式运动上,表现为由话语体系的演变逐步深入到话题体系的演变。“话语”是指文化理论工作者从事学理研究所凭借和使用的一整套语言符号系统,包括理论性专业性名词、术语、范畴、命题、表述形式、思维状态、文化观念及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完整,是一种学科、一种学说建立的支柱与标志,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学术趋于成熟的表现。因此,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首先从推行自己的带有霸权特色的话语体系,破坏被殖民者民族话语体系开始,进而深入到话题体系。这里所说的“话题”,是指那些既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带有普遍涵盖意义的命题及理论概括,亦即与一个民族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相应的,表现民族文化思维和价值系统的重大话题。因此,“话题”是“话语”的核心。一个民族失落自己的话语当然是一种祸患,但更为严重的危险是失去自己的“话题”体系,失去自己的文化思想和科学价值追求。西方霸权主义者正是沿着由“话语”到“话题”的方向来推行其文化侵略的,使被殖民者的母语在削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逐步发生变形和变质。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种畸形的病变的文化形态。
    当代殖民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表白,而是伴着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特点很突出,因此不易防范。
    第二,它往往不是强硬灌输,而是迎合着某些民族和地区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与价值需求,将经过他们编码的文化体系、文化产品通过科技手段和先进包装,利用国家之间的文化协议、国际交往规则和某些民间渠道输送进来,因此不易控制。
    第三,它往往不采取同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冲突的形式,而是尽量选择沟通和契合的方式,引发第三世界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泛滥,造成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塞。
    殖民文化是当代西方强权主义者推行霸权主义和全球战略的重要形式,殖民文化对被殖民者来说,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衰微和病变。因此,反对殖民文化的最根本的道路,就是建设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体系。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建构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立的重要力量和标志,是一个民族昌盛的重要表现和景象,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基。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本民族长时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民风民俗、话语体系、文化心理结构的集大成。一个民族可以很贫穷,甚至可以暂时失却自己的国土,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但也必须有效地遏制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西方文化中有不少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应予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总是具备一种开放意识和品格,注重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吸收,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实践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发展历程长短、历史积淀厚薄的差异。西方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反映,掺杂着许多消极的反科学的丑恶的东西,必须加以鉴别和抵制。西方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主体和民族精神体系,必将引起民族意识中落后的陈旧的丑陋的现象的泛起,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精神和文明体系的变质和瓦解。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东方的拜神主义发生的合流,是我国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爆发的重要根源。被人们称为当今社会八大公害的暴(暴力活动)、拐(拐卖妇女儿童)、嫖(卖淫嫖娼)、赌(赌博)、假(假昌伪劣产品)、黄(黄色书刊)、迷(封建迷信)、毒(贩毒吸毒)越来越呈现蔓延和猖獗之势,其思想观念的根源,就在于这种拜物教和拜神教出现合流,造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和渗透力量,严重损害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使社会道德水准明显滑波。因此,建设民族文化,强建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与人文修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任务。
    建设民族新文化,应遵循科学的思路、原则和价值观念。
            (一)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
    建构民族新文化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方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要义,可以表述为:文化是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实践的观念形态的本源观;文化应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旋律的本质观;文化应坚持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历史观;文化应成为人类文明表征和优秀精神食粮的品格观;文化应服务于人民事业、现实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功利观;文化(艺术)是创造也是生产的价值观;文化事业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观;文化事业应面向市场经济的效益观。上述要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科学体系,并由此产生了系统的、辩证的、历史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方法论。这是我们建立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基本指导方针。
    在民族文化发展和衍变的历史长河中,先进的思想圣哲、文化学者、理论权威们总是试图建立一种独立的文化思想和观念体系,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思想或主体精神。这种历史性的尝试,是极其必要的,也极其富有成果,成为民族文化历史长河的主干道,勾画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即孔夫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孔夫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学说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文化正宗,奠定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支柱方面的重要根基和基因,至今仍有深厚的影响。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注意缓和社会矛盾,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兴邦。在伦理思想上,提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