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建构中国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理性分析

时间:2009-8-8 16:48:27  来源:不详
探源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的前提,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基层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既是文化生产力生成的基础环境,又是文化生产力竞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人们普遍的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孤立地看待基层文化,割断了基层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体系的联系,把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变迁分离,忽视、轻视乃至于放弃基层文化的建设,把基层文化建设当作包袱,把公共文化或推向市场或当成政府的盈利工具,把文化或当作花瓶点缀,对政府应如何管理文化,如何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等诸多问题。基层文化建设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已经暴露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缺陷和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盲区,它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查找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对文化生产力概念的理论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基层文化建设着力点和布局模糊

      文化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理论基础。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心理需求,运用文化资源,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在文化生产力中人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文化生产力同时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只有当文化作为服务人类精神消费时,文化生产力的实现才有可能。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使得文化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中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产力最先进的,最具活力的部分。文化生产力根植于物质生产力,成长于上层建筑,又分别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的力量。文化生产力二重性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产业性与精神性。一方面是指它所具有和其他产业一样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产业管理规范及追求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特征。另一方面是指把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等作为产品内容。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决定了它既有巨大的经济能量,又有影响民族文化心理和整合社会关系的力量。文化的产业性是意识形态性的载体和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的形成,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有效的传播途径,被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的。文化产业的规模、速度和效率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力度、幅度和效率。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只有创造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被大众主动接受、认同,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才能表现出来 。市场成为文化竞争的天平以后,各种文化以及所承载的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只有彻底摆脱政治的庇护,主动在市场中寻求自身定位、价值体现和发展空间。文化生产力首先揭示了人是文化主体,它要求基层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为重点,通过对文化主体地位塑造,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热情,培养自主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消费的习惯,培育开放的文化市场,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作强作大文化产业,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我们只有把文化生产力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融合于基层文化建设之中,基层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成为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源泉、壮大文化产业的基地,激活文化资源的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基。由于我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缺乏对文化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把基层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政府拨几个钱,建个文化站,购买几本图书等。对人的文化主体地位和文化生产力二重性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清,把基层文化建设与人的主体地位分割开来,把产业性和意识形态性分割开来,既没有找准基层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也没有把文化建纳入总体布局之中;既没有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战略性规划,也没有把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市场的建设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致使基层文化建设长期脱离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滞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惧怕和曲解,导致基层文化市场混乱和自身造血功能丧失

      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与观念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文化是否具有经济性以及文化产业化是否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的问题上,观念上徘徊多年,实践上犹豫不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突出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性,把基层文化建设仅看作是主流文化的抵制其他文化的基础阵地,作对待外来文化产品时,仅看到对主流文化的侵蚀,而忽视了文化产业传播主流文化的积极意义。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其世俗化和市场化趋势,弱化了人们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崇拜,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使人们从神圣的政治和宗教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人类对生存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无限的,大众对精神文化广泛需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超越国界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活力。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文化产品席卷整个世界速度和经济扩张能力是任何产品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文化作为产业的秘密,这就是文化作为经济的现实。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并非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文化资源的优势也不等于市场优势。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弱小的个人面对强大的、铺垫盖地的、持续不断的大众文化只能从形式上的主动选择到被动无奈的接受,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主导传媒形式,高新技术、现代工业、市场运作和文化的结合,不仅创造了大量崭新的文化形态、文化需求和文化经济,还促使所有文化形态、民族的价值理念,政治和宗教的信仰等都将升级换代或面临淘汰的风险。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 、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被边缘化。当我们刚刚看到文化的经济价值,谨慎地在一些消费文化领域尝试放开搞活时,却失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当我们在尽情地享受西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时,却悄然的接受了某种文化观念,深感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防线的脆弱。传统的文化管理只强调了文化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乃至排斥文化产业在发展国家意识形态中的积极作用。我们一直担心文化产业的大众化趋势会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消极地是利用国家权力封闭大众文化的传播通道,压制大众文化的创作,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基层文化市场中主流文化产品由于主流文化内容创新滞后、传播手段落后、表现形式的单一,面孔陈旧呆板,影响力大大减退。而其他文化形态却以丰富多彩的产品形式、耐人寻味的内容、便捷的方式走进了百姓的家庭,大有与主流文化一争高低之势。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它既能传播健康文化,又能传播腐朽文化,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思想观念而关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把世界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善于通过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辐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主流文化的传播的能力。

      (三)对传统文化阵地建设机械教条的理解,导致基层文化建设内涵的扭曲变形

      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守土有责”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所特别强调的,它也是近年来思想文化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表现。传统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观念陈旧,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手段和方法粗暴单一,巩固阵地建设的办法不外乎用固“守”来抵制和排斥异质文化。由于对于具体的“阵地”的概念缺乏足够科学的界定和把握,忽视了思想文化领域里“阵地”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形态上和本质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意义上“阵地”,如传达文件、班组学习、集中教育,说服谈心式的思想工作的已经因失去广大群众而显得苍白无力。面对文化市场化趋势,主流文化必须迫切要解决守什么,怎样守的问题。

      一是保持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和普适性。先进文化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化的先进化的统一,是主流文化阵地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主流文化建设坚持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与民族性、科学性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的方向,都是围绕“大众”主体,以服务于“大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在文化建设中使先进文化的特征、性质和要求与“大众”主体有机地融合起来,先进文化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主流文化只有在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才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特点,其价值导向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同,才能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发展方向。

      二是增强主流文化的产业性和扩张性。文化的竞争是没有国界的,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的全球流动和配置。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将更大量的渗透和进入到我国各种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使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结构、所有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这既是文明的交流,又是文明的冲撞。主流文化必须超越时空界限,立足国家民族文化根基,瞄准国际市场空间,作大作强文化产业,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文化传播力量的大小与文化产业规模是正相关关系,倘若我们不能在文化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全球化文化市场竞争,那么,我们的主流文化的阵地就从有“土”难守变为无“土”可守。       

      三是主流文化传播的网络化和传播方式科技化、多样化。在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它依附于国家意志和权力,以独特的传播手段和灌输渠道,以标准的价值观抑制其它文化的滋生和传播。而文化的市场化趋势促使文化传播手段的科技化和多样化。大众文化的市场敏感性要求文化的快捷和多变。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和普及性使之天然的缺乏市场主动和市场敏感,面对自主的文化主体和铺天盖地的文化信息,主流文化阵地已失去了国家权力单纯的、强制的有效保护,如果再失去了基层主流文化服务网络、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多样传播渠道,主流文化就会渐渐地在人民群众视线中淡出,其主流地位也自然而然地在一片“加强”的空谈声中丧失。

      四是提高主流文化的亲合力和整合力。长期以来主流文化都是以严肃的面孔、 居高临下的气势和强制性的口吻教育人民群众;以教条式的、公式化的和僵化的思想禁锢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高不可攀道德追求和理想信念作为衡量人们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