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最新热门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时间:2009-8-8 16:49:00  来源:不详

  2、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行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愈来愈成为各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从业人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1980-1998年,其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9.3亿美元。

  据统计,世界游戏市场将在2003年超越半导体市场规模,2005年游戏市场规模4,900亿美元,半导体市场规模2,800亿美元(见图1998-2005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和游戏市场的增长率比较)。



  日本文化产业统称娱乐观光业,2000年文化产业规模约为85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

  韩国1999-2003年,4大娱乐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2.8%,同期7大传统产业的增长率为3.3%。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18%-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消费类视听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取代航天工业的位置,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美国已经抢占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

  3、文化产业的精神性、数字化、高价值、高增长、环保性特点

  在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中,与文化商品的开发、制作、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的服务业是游戏、动画、音乐、卡通、出版漫画、电影、广播电视等和相关行业,具备以下的特点:

  精神性--人类的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领域

  数字化--数码技术发展与媒体相结合的扩大再生产

  高价值--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的核心领域

  高增长--具备高增长潜力

  环保性--与环境具有亲和力的未来型产业

  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1、需求:收入提高及消费结构变化,文化需求增长,市场空间巨大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需求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文化消费需求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呈现决定性上升趋势,需求总量规模急剧扩大,构成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



  据统计,恩格尔系数我国农村居民1978年为67.7%,2001年为47.8%;城市居民这两年分别为57.5%、37.9%。2003年,我国GDP预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将达1000美元左右;其中,人均GDP率先达到或超过1000美元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人口约占5亿人。国际上,当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阶段,文化消费需求会大幅增长。近1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揭示这一趋势。

  专家预测,按照GDP年增长率7%计算,2005年我国GDP将达到1.4万亿美元,以2000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6000亿元人民币为基数,保守估计,按照年增长率12%计算,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8%,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2、供给:文化市场供需缺口巨大,供求结构失衡矛盾突出

  经验显示,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应占GDP总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产品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40%标准6%左右,缺口总量达5000亿元人民币,剔除误差后仍有3000-4000亿元。我国文化产业1998年以前连续5年增长,之后连续下降,而同期居民储蓄每年以30%增长,反映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与结构失衡矛盾。

  目前,我国文化经营组织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国有文化单位,普遍是"事业壳、企业体",活力不足,效益低下。民营文化企业,机制灵活,但规模实力不够。以传媒机构为例,与西方公营媒介的"高度产业化"或"继续产业化"相比较,中国广电尚处在"初始产业化"阶段,距离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截至2002年6月,我国先后组建了国有或控股的文化企业集团45家,其中报业26家、出版6家、广电8家、电影1家、图书发行4家,其中最大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固定资产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被称为中国"传媒航母",而美国时代华纳拥有1500亿美元固定资产,其与美国在线合并后,其市场价值更高达3500亿美元;中国大陆广告收入最大的中央电视台2000年的广告收入50亿人民币,而新闻集团2000年收入为143亿美元;1999年中国电视出口的数量达1000万美元左右,只相当于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发行收入的1/200。

  此外,在文化管理体制及市场体系方面,政策与体制亟待按照市场化要求与WTO规则改革,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的矛盾尖锐,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链条脆弱,文化(内容)原创力不足。

  3、捕捉文化产业超常发展与超额价值的机遇

  文化产业的供需矛盾与发展战略的特殊性,使我们看到,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管理体制及市场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孕育着超常发展的机会,表现在:

  (1)文化产业升级运动加速,信息技术带动内部结构调整,就有可能通过数字化、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超越传统文化企业,迅速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2)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完善过程,客观提供了对产业进行整合、获得产业整合超额价值的前提条件。

  (3)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有利于引导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和其它产业资本融合,从而为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资本力量,打通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打造具备活力机制与竞争优势的新兴文化企业集团,提供了良好机会。

  五、卡通、传媒业是文化产业家族中的明星行业

  1、卡通产业

  "卡通"是英文"CARTOON"的中文音译,意指漫画和经过图形图象技术处理生成的动画的表现形式。卡通产业是以卡通形象及品牌为核心、由漫画、动画、影视、图书、音像制品以及衍生产品和特许经营产品等所形成的产业链。

  卡通及卡通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卡通艺术的核心特征是包含人类意志、思想、情感的动感艺术形象。记忆专家指出,"动画"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模型,人类最原始的记忆形式往往是一帧一帧的图画记忆流。在数码技术的支撑下,动画艺术愈来愈体现了人类感觉意识的特性,动画语言不仅能够表达、交流人类的本能意识,而且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超越了其本身。

  (2)优秀的原创性动画具有全新、强大、充分的娱乐与市场力量。在商业运作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动画艺术愈加重视卖点,挖掘新的经济与市场元素,并通过传播的力量转换成高附加值的新品牌。

  (3)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卡通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卡通强大的集聚与扩张功能在于,通过卡通载体和平台的无限魅力,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呈现一种随处可见动漫影子的景况。

  (4)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英国和荷兰是动画片的制作强国。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动漫艺术及相关产业的年总产值已逾1兆亿日元(约相当6千8百多亿元人民币),总资产更高达6000兆亿日元,其动画业仅次于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内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韩国动画产业后来居上,其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其动画生产量占全球30%,是中国的30倍 。

  (5)我国卡通消费市场空间巨大,需求远未充分释放。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00年137号文件及2001年公布的十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内制作能力与较低收费标准测算,国产动画节目播出市场需求缺口每年25万分钟,其制作收入每年约37.5亿元,其衍生产品收入112.5亿元,其国际市场播出收入50亿元,合计达200亿元。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数码及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消费方式进入"看图"时代,我国居民的卡通文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卡通衍生产品市场总值将进一步提高,前景不可限量。

  目前,我国动画艺术创作与产业化运作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与市场运营机制,未形成有效的卡通文化产业链,效益较低。因此,突破制约瓶颈,进行整体整合与产业化运作,是发展我国卡通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2、传媒业

  近年来,国际电视传媒业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呈现了跨国覆盖、数字信息化、频道细分、传播媒介连锁集团化等重要特征。我国上空境外卫星频道333个、境外电视节目220个,已经成为世界传媒集团争夺扩张的焦点地区。

  我国是电视大国,现有电视机2.8亿台,电视观众9亿多,整体呈现中央台、省级卫星台、地方城市视台、境外台四足鼎立的格局。自1990年以来10年间,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增长了20倍,2001年达到794.88亿元,年均增长27%,比同期GDP增速快4倍,预计未来年均增幅仍将达到10%-15%。与国外水平相比,2000年我国媒体广告占GDP比重为0.79%,发达国家为2%,国际平均水平为1.5%,据此推算,我国2001年广告总额应为1600亿元。我国传媒业是世界上少有的、市场总量与增长潜力巨大的明星行业。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