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中医诊断学与阴阳二气…
《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
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
最新热门    
 
论中唐古文运动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

时间:2009-8-8 16:50:50  来源:不详
明,《王通論》,頁60-2:楊永安,〈烏丸王氏世系探疑〉,在氏著,《隋唐五代史管窺雜稿第一輯》,頁41-9。
[78]汪籛,〈唐太宗之拔擢山東微族與各集團人士之并進〉,在唐長孺等編,《汪籛隋唐史論稿》,頁132-49。
[79]關於北朝士族文化的大體情況,可參考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頁165-78,225-37;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頁218-39;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頁200-9。唐代北方士族風習的概說,則可見何啟民,〈唐朝山東士族的社會地位之考察〉,在氏著,《中古門第論集》,頁287-311;田廷柱,《隋唐士族》,頁136-44。
[80]轉引自郁沅、張明高編,《魏晉南北朝文論選》,頁405。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北齊文》,卷3。
[81]王勃著,蔣清翊註,《王子安集注》,頁302-3,129-30。
[82]關於王勃與楊炯的文學思想,可參看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頁102-14。
[83]中古士族多遷徙,弘農楊氏發源於華陰(今陝西東部),稱關中郡姓,但該地未必為族人久居之所。據楊炯〈從弟去溢墓誌銘〉,這位堂弟歸葬華陰,可見楊家仍與關中有密切的關係。見徐明霞點校,《楊炯集‧盧照鄰集》,頁154。
[84]《全唐文》,卷238。
[85]以上諸人的家世背景無法細論,現僅舉出一些譜系資料:《新唐書》,卷72上,頁2546(李嶠);卷72下,頁2738(崔融);卷72上,頁2585(李乂);卷72下,頁2772(崔信明);卷72上,頁2598(李百藥);卷72下,頁2775(崔湜)。
[86]《新唐書》,卷72中,頁2642-4;《梁書》,卷39,頁556;卷45,頁623-36。
[87]除了已經提及的二十二位,其他名列兩本文學史著作的初唐作家有:唐太宗、魏徵、宋之問、蘇味道、上官儀、上官婉兒、楊師道、李適、郭震、富嘉謨、王梵志。
[88]參考《新唐書》,卷72下,頁2772(崔國輔);卷74上,頁3083(韋應物);卷73下,頁3004(薛據);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卷1,頁165-7(孫逖);卷3,頁446-8(王之渙);〔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卷7,頁1006-7(趙冬曦)。
[89]以上諸人,家世資料較複雜的有儲光羲和常建。參考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卷1,頁211-3;卷2,頁263-4。
[90]劉長卿家世資料見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卷2,頁311-2。王昌齡是肅宗朝宰相兼術士王璵的族兄,出身瑯琊王氏。見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卷2,頁252;《新唐書》,卷72中,頁2619。陰行光是陳朝作家陰鏗的後代。見〔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卷5,頁749-50;張均,〈邠王府長史陰府君碑〉,在《全唐文》,卷408。
[91]除了已經提及的二十七位,其他名列兩本文學史著作的非古文系玄宗朝作家有:張說、劉希夷、李頎、祖詠、高適、王翰、尹懋、王琚、梁知微、崔曙。
[92]安史之亂的影響是一般普遍認知的。至於古文潮流有詩歌復古為先導的討論,則見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在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頁16-19。
[93]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在《陳寅恪先生文集》,頁141-6;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頁486-91。
[94]Jo-shui Chen, “Culture as Identity during the T’ang-Sung Transition: The Ch'ing-ho Ts'uis and the Po-ling Ts'ui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