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时间:2009-8-17 11:31:54  来源:不详
同其它几篇一样其译风同郭沫若早期小品的特色很吻合。把“海水蓝得惊人”译为“Theseawasghastlydarkblue.”,也涉及颜色词处理问题。译者巧妙地把“蓝”与“浓”合起来译为darkblue(深蓝),然后在前面冠以ghastly一词,灵活得体,切合原意。所用ghastly与frightful同义,但前者常和颜色词连用,如aghastlywhite(苍白)等。
  将《墓》文中“啊,死了的我昨日的尸骸哟,哭坟的是你自己的灵魂……”译为O ye remains of my yesterday’s deadself, it was your own soul that had come to mourn at thegrave!…这里译者有意用了O ye等字样以造成一种古诗一般的情调,对全篇的“情绪”起到了“定格”的作用。非英语民族对ye和you的差别往往很难领会;这种差别可同中文“她”和“伊”类比。试想,如果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改为“……为她消得人憔悴”那“味道”就不一样了,前者显得典雅,后者则相形见绌,显得粗俗。简言之,译者用心良苦,不放弃任何一点机会传达出原文中深层次的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篇都有“闪光点”这里只能仅就自己能体会到的地方蜻蜓点水似地点一点。
  小处见大,翻译的真功夫往往在一些小地方流露出来。收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夏尊一篇散文标题是《我之于书》,一般译者多半会译为I and Books。但Booksand I的译法却符合英文习惯,而且读起来也上口。该文中“我的房子里比较贵重的东西就是书。”一句的译法也很有特色——用“under my roof”来译“我的房子里”而不用“inmy house”这不能不说是对原文的再创造,恰到好处。

  柯灵的《巷》是一篇很难译的描写江南小巷独具诗情画意特色的散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篇古雅冲淡的图画。”(The lane, in the terms of theart of urban architecture, is like a piece of prose of gentlegracefulness or a painting of classic elegance and simplicity.)这是文章第一句,其中“飘逸恬静”和“古雅冲淡”乍看不易捉摸其确切含意,是英译时的难点。译者巧妙运用一对抽象词组gentle gracefulness和classic elegance and simplicity分别再现了原意,是经过仔细推敲而译出的好例子。值得注意的是: gentle gracefulness使原文两个并列形容词“飘逸”“恬静”转变为“定语+抽象名词”的形式,内容不变,是文学翻译常用方法。译者把文章后面出现的词组“阴森和肃杀”译为gloomy sternness也是采用同一方法。
  “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藓,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Oneither side of the lane stand enclosing walls of mediumheight, which, moss_covered and hung with clusters offresh green wisteria, look almost like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