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沈万三真实家世疑问及其他——沈万三研究札记之十三 |
 |
时间:2009-10-16 19:30:11 来源:不详
|
|
|
就是考证了。所以,笔者此处不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有兴趣的读者可阅相关内容的拙文《沈万三史料一则之研究》。 该文作者在文中还着重批评了已故顾诚先生《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文中的一个观点,即顾先生认为沈氏家族中的沈达卿、沈茂卿还是文人,与高启等著名人物有交往。而该文作者则认为作为沈万三儿孙的沈达卿、沈茂卿与作为文人的沈达卿、沈茂卿无关,仅是“同字异人”而已。 为此该文作者写道:“可是,除了沈万三死於明前的结论过於‘想当然’外,还存在著将‘同字异人’作‘同字同人’的问题:‘沈达卿在元末明初苏州文人中颇有名气,著名诗人高启有〈寄沈达卿校理〉诗,杨基也有〈雨中怀沈达卿、茂卿〉诗’。实际上,所称“沈达卿校理”别有其人。《高太史集》卷一三〈寄沈达卿校理〉:‘风雨清明後,春寒未裌衣。闭门听鸟尽,入寺看花稀。独酌愁难去,相思梦欲飞。艰难宜数见,何事却长违’?陈基《夷白斋稿》卷三○〈六柳庄记〉:‘檇李(嘉兴)沈君达卿,起家儒林,敭歴台、省,由丞相掾擢拜南行台监察御史,寻执法行中书为理官’。《眉庵集》卷八〈雨中怀沈逹卿、茂卿〉:‘立春一月二十日,江鸥野鹜飞满池。杏花差白净洗面,杨柳半青争画眉。沈郎多病徴未起,王孙不归吁可悲。南周山头养亲好,赠以金盘五色芝’。根据字面的意思:‘达卿、茂卿’二人,一宦游‘不归’,一辟徴‘未起’,无论何者,都与沈万三家族的‘同字’之人无关”。 笔者相当鲁纯,开始时“根据字面的意思”,还真理解不了这“同字异人”、“同字同人”的问题所在,揣摩再三,终于有点明白。原来,一是文人沈达卿、沈茂卿“起家儒林”,而沈万三众所周知,只是渔人或农民出身,这两者好比凤凰与乌鸦,中间区别大了;二是“檇李(嘉兴——估计这个注不是原注,而是该文作者注——笔者注)沈君达卿……”,即文人沈达卿是檇李人,按该文作者的说法即是嘉兴人,属地道浙江人,而沈万三的“儿子”沈达卿籍贯、住地都是明确的——“东阳沈达卿氏居吴长洲之周庄”,当然是现在的江苏人,其祖籍文中提到的“东阳”是否就是浙江东阳,待考,沈万三的“孙子”沈茂卿籍贯、住地更是明确,“世吴人,祖富,父荣”,他与父沈荣都葬尹山乡,他儿子“姑苏沈经思则,家长洲之尹山”,完全是现在的江苏人。归纳该文作者的“字面的意思”,可能就是两点:之所以说“同字异人”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出身、经历不同,籍贯、住地也不同。该文作者真是惜墨如金,如能画龙点睛地总结一笔,岂不可以节省鲁纯读者如笔者者的一点时间?作文也应以人为本吧! 另外,顾先生在《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文中说:“这里提到的沈茂看来并不是沈荣,因为王行撰《沈荣甫墓志铭》中没有提到他出仕于明,任广积库提举,而且早在洪武九年即已去世。”很清楚,顾先生早就否定了沈荣与沈茂是同一个人。然而,《“沈万三”的真实家世及传奇》作者却只指出顾先生“同字同人”之误,而不提这一与自己完全相左的意见,是疏忽了,还是不屑一顾?读者如笔者者,还真不能置喙上一页 [1] [2]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