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之文化科学…
浅议新时期我国消费文化…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
最新热门    
 
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转型及其时代意义

时间:2009-10-26 10:54:48  来源:不详
构一种新的关于民族道德价值体系的解读方式,一条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相互整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社会多样化中理出一条弘扬文化传统而不致僵化保守,尊重个性的创造价值而不失之于孤独虚无,推崇科技理性而不使人失去自我的促进人类健康进步的合理性发展目标。一方面我们要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充实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增强自我完善机能和精神免疫力,在弘扬社会工具理性的同时,注重道德理想的体认,培养人们明晰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避免成为狭隘的经济指标和技术环节的奴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对于中国这个正在焕发青春活力的巨人来说,科技还比较落后,物质财富还比较匮乏,尚未完全摆脱贫困状态,要实现民族的复兴,科学理性不是强调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为提升价值理想,解放为工具理性所奴役的人的自我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讴歌拥有自尊自律、自强不息、情操高尚、博学多识,尤其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关心他人、爱护群体,甚至为人生信仰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道德理想,决非不加分析地滑向叔本华、尼采、柏格森、詹姆斯、海德格尔以及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所设计的以反认知理性、反科技理性为特征的各种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偏见而挤压现代化,从而使传统美德的解读、诠释工作走向迷失和异化。

  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与历史上的圣贤智者、仁人志士进行清晰、严肃和优雅的对话,阅读那些谈论永恒问题的经典著作,从一种新的高度借鉴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以净化我们的灵魂,振奋我们的精神,充实我们的人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目标走出一条健康的、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体现对未来现代化所必备的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积极态度,拒绝任何形式(如后现代主义)反科学、非难理性的僭妄,又要警醒现代化过程中技术滥用与金元挂帅所导致的一系列异化恶果,奠定人文精神的基石,注重价值垂范,增强实践主体在现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自主性、责任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李亦园.新世纪的人文关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J). 2002,(1).

  [2] 于文军.弘扬传统美德的思考.求是(J).1997,(13).

  [3] 邢建昌.信仰情怀与形上追求.文艺理论与批评(J).2003,(5).

  [4] 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J).1999,(1).

  [5] 南文英.西方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孔子在国外.参考消息(N).2005.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