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
浅谈蒲松龄创作的人学路…
浅谈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谈中英谚语中的宗教色…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
商铺风水浅谈2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浅谈曾国藩对联的古文手…
浅谈国防教育与班级管理
浅谈毛笔字课程体会
最新热门    
 
浅谈多维道德与东西方文化对话

时间:2009-11-16 12:11:31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伦理学 东西方文化对话 黑格尔 自由主义 道德维度 伦理维度 罗尔斯

  【论文摘要】本文突破传统的对“道德”的片面理解,根据一系列伦理生活中重要现象的有规律变化,将道德划分为“公正”、“伦理”、“道德”、“普爱”四个维度,阐述了一种“多维道德”的伦理学思路,从而在理论上为东西方文化的白我理解与相互理解提供了一个深层荃础,并为建构完整、多元、平衡的新社会道德体系探索了一个有益的方向.

  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近几年有一新说:冷战之后的国际冲突将主要发生在各大文明圈之间.国家和地区将分化并按“文化”、尤其是东、西方两大文化重新集合。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与敌意看来是永恒的。一旦相互间发生经济、政治上的冲突,很难缓解,易于走向诉诸暴力的局面。此论一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学术界引起激烈反响,批评者甚众。然而,不少批评仍停留在情绪化反应或泛泛之论上.在我们看来,亨廷顿的“新识见”的意义在于用一种戏剧化方式再一次挑明了人类社会中一个由来已久的更深层间题:伦理生活与伦理学说中许多相互争执与不理解,都可以迫溯到人们对于“道德”这一现象的复杂性、异质性的估计不足。本文将进一步揭示不同伦理价值观之间冲突与不理解的普遍存在及其特性;然后提出一种“多层道德维度”的理论模式,深入分析道德生活的复杂性及文化间相互不理解的根本原因,超出亨廷顿,探索消除误解和增进相互同情式理解的有效途径。

  亨廷顿认为,虽然意识形态之间的“铁幕”已经消失,但文化之间的“绒帷”却仍在,依然厚重而不透明。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不同“文化”的内核实际上是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近代社会各大文明圈在交往中确实存在不少相互不理解之处.而且其特征往往呈现为“极端性”:不是相互指出有“不足之处”,而是公开或暗中认定对方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非道德的”。西方的“人权加贸易”政策除了有国家间周旋策略的一面外,也体现了西方主流文化—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典型信念:所谓道德,就是保护人权、公正、自由;东方文化中居然不具备这套概念和意识,这只能说明东方文化尚处于“前道德”阶段.反过来说,东方文明圈中不少人却认为,西方文明什么都发达,就是道德沦丧。公立学校由于“宗教宽容原则”而不开德育课;父母也不教育子女,子女不赡养老人,人际关系冷漠,性、暴力、吸毒泛滥,正等待东方文明在21世纪复兴去协助拯救。东方文明作为典型“道德主义文化”(moralism),缺什么也不缺道德。

  这种“彻底否定对方”式的论断不仅发生在伦理实践领域,而且常常见诸伦理学理论冲突。比如义务论与目的论这两大伦理学潮流在互相批评时,都不是说对方“有欠缺”,而是说对方会从根本上葬送道德。康德坚信任何从“好”(善)出发建立伦理学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会把经验成份引入纯粹理性,从而使“自律”蜕变为“他律”,丧失普遍性与必然性。罗尔斯也认为要构建公正理论就决不能走功利主义目的论的道德。但近一、二十年兴起的“社团共同体主义”却批评说,这种不在社团共同价值而在“个人权利”、“公正”等上构建起来的伦理学是无根的、虚假的伦理话语,正好反映现代西方自由主义伦理社会的“非道德性”

  二

  我们认为,之所以在人类伦理生活与伦理学理论中会一再出现这些“非道德”之相互指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本质主义观点看“道德”:每位论者都立下一个“道德本质”标准,然后将合于此者赞为“道德”,其他则视为“非道德”。然而,如果采取历史的(系谱学的)、异质的(多元的)视兔看道德,情况便会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